分享到:
发表于 2010-08-20 15:18:37 楼主 | |
现在说到专业相机,言必及“单反”。几乎把“单反”跟“专业”、“高画质”划上等号了。那单反凭什么比非单反(普通DC)的画质好呢? 也许答案很简单,单反画质好是因为它用的传感器尺寸大,普通DC的传感器尺寸小很多,所以画质上不去。
但问题又来了:非单反结构的相机就不能用大传感器了吗?用了大传感器的相机就必须是单反结构的吗? 最近炒得火热的“单电”相机,就是用非单反结构,且用了大尺寸的传感器,不是吗?为什么到今天才开发出这样的相机,以前为什么没有呢?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0-08-20 16:04:22 1楼 | |
LZ应该去设计相机,呵呵。 希望咱们爱好者以后能使用上更好的相机并且你设计的。 支持,呵呵。 |
|
发表于 2010-08-20 16:13:52 2楼 | |
呵呵,太专业,我肯定是说不清楚的,但,我就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 下面这段,是我一个帖子里说的,你可以先看看。 ---------------------------------------------- 具体表现是:色彩过渡不真实,容易产生色块;清晰度不够,因为很多地方明明应该是直接黑白(或色彩)过渡,但软件“猜”的应该是平滑过渡,所以原本应该是1-1-0-0地方,可能就变成了1-0.7-0.3-0了,100%大图时,看到的当然就没那种清晰感了。 ---------------------------------------------- 这说明,大的感光元器件确实能很大程度的提升画质,这也就是我们大家会去追求APS-C或全副的原因,比咱这普通DC的感光元器件大了4倍还要多啊。这也是为什么单电会有单反的画质,因为他用的是APS-C的尺寸。 为什么小DC上就不能用呢?不是不能,是舍不得,那玩意,贵啊!这也给“单电”留下了“夹缝”。其实,单电差不多就是单反,只不过将那个“反”给去了,缩小了体积。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镜头。如果CCD或Cmos是电脑的CUP,那镜头就是内存了。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一分价钱一分货,画质肯定超过普通DC啊。不过,这并不说明小DC的镜头就不好,低倍变焦的镜头,其实成像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比不过专业级的。 综合了这两点,单反确实比小DC要强。但,这只是器材。大师也有用傻瓜机拍出来的获大奖的作品,而满大街的“入门级”多半挂的绿档(Auto)。好的作品,是构图、用光、色彩、主题~~等等一系列东西决定的,光一个画质,说明不了一切。所以,单反是强,但最强的,还是“人”!
我能理解的,就这么多,其他的,下面的高手解答吧!!! |
|
发表于 2010-08-20 16:27:58 3楼 | |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大多数人。就画质来说,传统胶片机好于单反,单反好于普通dc,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吧。 | |
发表于 2010-08-20 16:35:27 4楼 | |
![]() ========================= 谢谢抬举,呵呵 我是做电子设计的,不是做光学设计的,但是对原理性的东西都蛮感兴趣的。 |
|
发表于 2010-08-20 16:42:54 5楼 | |
![]() ========================= 谢谢回复! 问题的焦点是,好画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大传感器还是单反结构? 如果好画质的根本原因是大传感器,那单电的画质完全可以跟单反匹敌,对吗? 有没有人拿单电相机与单反相机做过对比和评测?(相同的传感器尺寸,相同的镜头,相同的设置,相同的被摄环境),是否达到了相近的画质? |
|
发表于 2010-08-20 16:47:04 6楼 | |
![]() ========================= 谢谢回答! “就画质来说,传统胶片机好于单反,单反好于普通dc”,那单电相机在什么位置呢? 从结构上来说,单电相机少了反射元件,光路比单反相机更简单,是不是画质能做到更好呢? |
|
发表于 2010-08-20 16:56:21 7楼 | |
单反的五棱镜取景有它的优点。 | |
发表于 2010-08-20 17:10:09 8楼 | |
个人意见:单反、旁轴、普通相机之间的除了画质上的区别,就是结构不同。这个结构并不一定对画质的提升有多大的用途,而单反、旁轴最大的好处就是光学取景,这样更利于构图。而普通DC画质比单反差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定位所致,就像家用电脑和高端服务器一样,同样是电脑,稳定性和速度却不一样。DC用的CCD或者CMOS,在尺寸上就小于专业相机,好比是用小孔成像,你把需要截下来的图像显示到一块1/2的纸上,和1‘的纸上,人眼看到的清晰度肯定是后者更好,如果你想把前者放大,势必会造成模糊、虚构等现象。另外一个就是普通DC的镜头和专业相机的镜头没法比,就算高端DC的镜头,也是降低成本了的,单反在机身上已经差不多的情况下,比的就是镜头,镜头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画质。关于单电,这两个月的《数码摄影》和《摄影之友》等杂志上都有测评,画质上还是和一般入门单反有一拼的,但是要和中高端相机相比,还要走一段路才行。只是看一下索尼现在出的镜头就不难发现,走的是两端路线(普通消费者选择便宜镜头,发烧级别选择高级镜头)。机身跟入门单反基本一个价格,只是小巧了许多。我相信,单电的出现和普及,势必会撼动单反的市场,可能整个DC市场也要发生变革。(个人愚见,不要拍砖哦) | |
发表于 2010-08-20 17:30:09 9楼 | |
1.单反的ccd或者cmos大,画质、宽容度都要好一些,尤其是层次和色彩的丰富,感光器的大小是决定性的。 2.单反的电路结构和光学取景要快得多,由此而带来的成本升高也大。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单反单电的降价是否DC就要遭到淘汰? 根本不可能,单反单电的ccd大,镜头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稍好一点的镜头也要5000以上,有人觉得2000多的镜头甚至套头也不错,其实不然,拍多了你就感觉到了,拍风景你会觉得画质很散,拍特写你会觉得不锐而且背景虚化二线性强,你是万万满足不了的。 单反直接出图都有点灰蒙蒙的,后期提高画质是必需的步骤,白天要想直接出图省心,DC也不错的。夜晚出图,用闪光灯吧。 |
|
发表于 2010-08-20 20:40:05 10楼 | |
8楼9楼才是高人!这些,才是本质! | |
发表于 2010-08-20 20:40:45 11楼 | |
![]() ========================= 单反是强,但最强的,还是“人”! 这句话牛!顶一个 |
|
发表于 2010-08-20 21:56:02 12楼 | |
学习,参考。 | |
发表于 2010-08-20 22:15:36 13楼 | |
学习了 | |
发表于 2010-08-20 22:55:27 14楼 | |
![]() ========================= 相当同意8楼的意见了。我觉得这才是认真思考后的看法,而不是随大流的经验之谈。 看了一些网上的信息后,有一些看法,总结一下 1、单反与普通DC的画质有区别的根本原因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差异。而结构差异并不是造成画质有区别的根本原因。 2、照这么说来,其实DC只要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就能跟单反的画质有得一拼。既然可以一拼,为什么没拼呢?这是相机制造商的市场定位问题、商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制造商为了保持住单反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不想让DC的画质太好。也许这一条才是画质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大家同意不? 3、历史原因。单反结构是胶片相机时代最普遍、最成熟的结构,所以一直延续到了数码时代(旁轴相机有视差,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了)。由于胶片相机必须分别为感光元件(胶片)和光学取景器提供两条光路,所以它采用单反结构其实是不得已的。 到了数码时代,其实相机并不是必须分别为感光元件和取景器提供两条光路的,CCD或CMOS其实可以既作感光元件,又作取景器。所以单反结构对于数码相机并不是必须的,这点结论很重要,不知大家同意不? 4、“单反结构对于数码相机并不是必须的”,所以才有后来推出的单电相机。 5、我倒非常希望能出现另一种类型的相机,具有大的感光元件(高画质),省掉五棱镜(低成本,更简单可靠),大变焦(一镜走天下)。简单的说,就是把单电相机改成固定镜头的相机。当然,这其中可以有所取舍,比如大变焦的镜头不能做到一流的画质,但在一定范围内能被市场接受即可。 |
|
发表于 2010-08-20 23:21:33 15楼 | |
![]() ========================= 哈哈哈哈,如果有你最后一条的相机出来,我第一个买! DC没什么好玩的;长焦类单反可玩性高,但画质确实欠缺;单电画质倒是很好了,镜头还是烧钱;单反就不说了,又重又…………所以,大尺寸Cmos的长焦…………用大感光元器件来弥补长焦的缺陷,简直就完美了。 另外,如果真有这样的机器出来,变焦最好到20x就够了,这样应该能更好的控制成像效果。如果需要再大的变焦,加增倍镜就可以了。 |
|
发表于 2010-08-22 13:51:19 16楼 | |
画质主要关系三要素:镜头、感光元器件和处理器,镜头是瞳孔,感光元件是视网膜,处理器是大脑,用数码相机拍照,流程就是从瞳孔(光从镜头进入)-到视网膜(在感光元件器上形成对应的电子信号)-到大脑(通过处理器进行处理合成)-形成图像(数码照片)。 感光元器件可以看做是“视网膜”,通过镜头的光通过感光元器件成为图像。目前市场上的感光元器件有CCD和CMOS两种。 CCD传感器中每一行中每一个象素的电荷数据都会依次传送到下一个象素中,由最底端部分输出,再经由传感器边缘的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而在CMOS传感器中,每个象素都会邻接一个放大器及A/D转换电路,用类似内存电路的方式将数据输出。 CCD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噪声控制等方面都优于CMOS传感器,而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点。CCD的特点是低ISO成像比CMOS好一点,但高ISO普遍比CMOS差很多!CCD费电!所以现在单反普遍用CMOS。如果说在单反上面是CMOS比较强,如果是普通DC的话就CCD好点。同像素的情况下,感光元器件尺寸越大,成像画质越好。感光元件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像素越小,则画质越好。 感光元件的电子信号经过处理器的分析处理,最终形成了图像。处理器的性能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出片的质量。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处理器不像镜头或者感光元件,没有那么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不用供您任意挑选,基本上同一品牌同一时期热销的同类机型都会使用同级别的处理器,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选择。 |
|
发表于 2010-08-22 14:24:45 17楼 | |
![]() ========================= 单反的CCD大,所以就拍的PP好。就好比小阁楼里住着3个人和三室一厅里住着3个人,你说哪里住的人舒服???? |
|
发表于 2010-08-22 14:24:59 18楼 | |
不要说的那么复杂,就是价格定位问题,按单反的价格功能出个DC,画质也差不到哪去的 | |
发表于 2010-08-22 16:49:44 19楼 | |
![]() ========================= “2、照这么说来,其实DC只要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就能跟单反的画质有得一拼。既然可以一拼,为什么没拼呢?这是相机制造商的市场定位问题、商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制造商为了保持住单反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不想让DC的画质太好。也许这一条才是画质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大家同意不?” -------------------------------------------------------------- DC没有用大尺寸感光元件,并不是市场定位的问题,恰恰就是技术的问题,主要还是相机的结构决定的。 从卡片机来讲,它的小镜头和CCD挨得很近,根本就不能使用稍为大一点的CCD,镜头的焦点至感光元件平面的距离和感光元件的大小尺寸,两者是成比例的。 而对于长焦DC来说,则是因为大变焦的关系,限制了感光元件大尺寸的使用,所以才有“等效于135相机的焦距”这一说。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全画幅相机的话,800毫米焦距的镜头要多长(折射式的则是直径变大)?但是对于长焦DC来讲,因为感光元件小了,它的镜头伸到一百多毫米就很容易“相当于800毫米”的焦距了。所谓“等效”的原理,还是焦距长短和感光元件大小的相对比例的关系。 相机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合理改进,但是,超薄体积的机身和大CCD两者是不能兼得的;同样,在正常的价位下,大CCD和固定形式的大变焦镜头两者也是不能兼得的。 |
|
发表于 2010-08-22 18:14:56 20楼 | |
![]() ========================= 单反和单电怎么比呢?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