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 邀请好友来看>>
ZOL星空(中国) > 硬件星空(中国) > 硬盘星空(中国) > 固态硬盘星空(中国) > [转贴]想知道你是否被忽悠?看浴室对硬盘性能的深度解析
返回列表
签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
快来扫一扫!

[转贴]想知道你是否被忽悠?看浴室对硬盘性能的深度解析

1313浏览 / 17回复

yszq

yszq

1
精华
10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 Z金豆: 0

    千万礼品等你来兑哦~快点击这里兑换吧~

  • 城  市:河南
  • 注  册:2009-10-07
  • 登  录:2019-04-10
发表于 2011-01-23 19:47:47
电梯直达 确定
楼主

以下是转贴neeyuese在[PC绝对领域*固态硬盘版]的文章,个人认为写的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此感谢neeyuese。

 

原贴地址:http://bbs.pceva.com.cn/thread-7843-1-1.html

 

从7200转硬盘升级到10000转的迅猛龙,那叫量变。
从10000转的迅猛龙升级到SSD,这个叫质变。
2者的差距是有些地方相当大,而有些却很接近,主要是难比较。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买2个黑盘组RAID 0,传输率也有接近250MB/s了,这个速度和Intel X25-M不相上下了,写入还高,容量又大,性价比明显好。一开始还试着会去纠正下他这个错误的观念,后来麻木了。不过杂说哪,有时候并不是他不懂,可能他是个商家,或者是刚买了黑盘的用户,又或者只是想"炒作"下,世界之大,啥人都会有么。

废话不多了,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感觉。我用过7200转的机械盘,组过RAID 0。我也用过10000转的猛禽,组过RAID 0,我还用过SAS的15000转3.5inch还有2.5inch的盘,组过多盘RAID 0,用过早期的MLC,SLC,组过RAID 0,现在在用MLC的SandForce和barefoot SSD。
作为一个用户,我感觉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
首先,先来看机械盘的运作,工作时磁盘在主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磁头臂在音圈马达控制下,在磁盘上方进行径向的移动和寻址,机械盘常见指标有下面几个:

1,每分钟转速:指的是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一般是7200~15000转,节能盘是5400转。(大家都知道)

2,平均寻道时间:一般是指读取的寻道时间,单位是ms。这个指标是说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把磁头移动到指定的磁道(客观的说应该是柱面,但是相对指定的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其实除了平均寻道时间外,还有道间寻道时间与全程寻道时间,前者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移动到旁边磁道上所需要时间,后者是指磁头从最外圈(内圈)移动到最内圈(外圈)磁道上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是平均寻道时间的2倍。

3,平均潜伏期:这个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需要等待指定读/写扇区移动到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盘片旋转),也就是说盘转速越快,潜伏期越短。一般平均潜伏期指的是磁盘转动半圈的时间,相同转速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转为4.167ms,5400转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这个就是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指令操作时间,由于指令操作时间很短,所以一般就是前2者相加了,厂商一般不提供这个数据,因为不同固件,批次,会有不同,很难统一。

5,数据传输率:单位一般为MB/s,数据传输率就是传输速度了,大家都懂的。不同的数据请求会有不同的数据传输率,不过主要分外部传输率(接口)和内部传输率(介质)。外部就是指缓冲区与主机(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内部指磁头与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传输率会被接口限制,SATA 3G/6G, SAS 3G/6G, PCIE 4X, 8X等等接口会限制外部传输率,而内部传输率就是硬盘真正的数据传输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内部传输率,外部传输率必须比内部传输率高。机械盘外圈磁道最长,可以让磁头在单位时间内比内圈磁道划过更多的扇区,所以外圈的内部传输率比内圈快。

6,缓冲区:单位为MB。有些人喜欢叫Cache。作用是平衡内部和外部的传输率。为了减少主机(内存)的等待时间,硬盘会把读取的数据先放入缓冲区,等全部读完或缓冲区填满后再以外部接口的速度快速向主机(内存)发送。随着技术发展,缓冲区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缓存的功能。缓存体现在3个方面:预读:磁盘“私自”扩大读取范围,在缓冲区向主机(内存)发送指定扇区数据(磁头已经读完指定扇区)后,接着读取相邻若干扇区并送入缓冲区,如果后面读取操作证号指向已经预读的区域,直接就可以从缓冲区读取而不需要再次磁头寻址,提高访问速度。写缓存:通常在写入操作时,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并发送到磁头,等磁头写入完毕后再报告主机写入完毕,主机才开始处理下一任务,如果写缓存被开启,那么数据写入缓冲区后即刻向主机报告写入完毕,让主机提前处理下一个数据,提高了效率。读缓存:读取过的数据暂时保存在缓冲区内,如果主机再次需要时可以直接从缓冲区调用,加快速度。(缓存有专门的控制器,有专门的算法,自然有不同的效率。不同容量的缓存算法不通用。)

yszq

yszq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发表于 2011-01-23 19:50:24 1楼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dwg027

dwg027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67
发表于 2011-01-23 19:55:50 2楼
沙发~~~~~~~~~~

yszq

yszq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发表于 2011-01-23 20:07:44 3楼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yszq

yszq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发表于 2011-01-23 20:13:16 4楼
是”玩“速度还是”用“速度?

为啥会有这个问题?呵呵,玩速度,就是折腾。咋样折腾都可以,只要体现出速度就成。比如CPU,显卡上大炮(液氮),显卡开管线,CPU开核,内存超频等等都是”玩“速度的表现。在磁盘系统上,所谓的”玩“无非体现在下面几种:个人用户拿RAM来虚拟磁盘,安装Cache软件,使用EWF系统,这些原本都是用来规避磁盘系统瓶颈的方式,但是很多用户都喜欢SHOW出来,这样就变成了玩了,我很难想象拿这类机器来工作,至少我还没这个胆量。而所谓的”用“速度,自然就是我们日常最基本的操作速度,自然加上少量的”优化“来降低那些无用的操作来提升平均磁盘能力也是必要的。SSD是个新事物,SSD是个无底洞,SSD的速度可以标的老高,只要堆(钱),你要多少速度就可以给你多少速度。但是这些都是量变,我们从机械盘到SSD已经有了质变了,这些量变又有啥意义哪?而且不管如何折腾,有一个速度是提不上去的,厂商也不会告诉你。哪个速度?随机读取QD1速度,这个速度是SSD速度的关键。用CDM做测试的朋友会发觉,不管啥SSD,4KB读取的速度永远在1xMB~3xMB/s之间徘徊,你永远见不到4xMB/s以上,这是硬性限制(缓存内存不算啊)。啥东西都要讲道理,数据也是,如果哪天你看到NAND这个数据变成1XXMB/s了,大哥,你看到火星来的产品了。NAND是不可能有这个速度的。为啥?因为NAND的读取延迟摆在那里,同一时间的请求数是固定的,相对的SLC会比MLC高点而已。堆出来的高端产品,数据很好看,厂商可以说几十万,几百万的IOPS,但是这些IOPS都是在某些条件下达成的,而且绝对不可能是QD1下。一样的,如果是内存,当前4KB的QD1要到2xxxMB/s不可能,大部分都在1000MB/s以下,因为内存的延迟就是那样,不管你再如何快,这是当前工艺的物理限制。我们日常操作会用到多少QD?这个是很多人会问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平均不会超过4,大部分都在1和2之间。而厂商给出的数据大部分是QD32或者64的,不用到数据库服务器等请求多的应用,你这辈子用不到,你喜欢为你用不到的性能买单吗? 起先,那些PCIE接口的SSD都是为企业级服务器设计的,这样堆出来的性能自然没错,而且用的是正确的地方,而如今,随着OCZ, Supertalent, Photofast 那些厂商推出PCIE接口的SSD,然后标称值都老高的数据来吸引用户,这些做法我感觉是非常”忽悠人“的,因为用户根本"用不到"这些性能,而会冲着这些高指标去买单。(我这里说的”用不到“不是指你不需要,而是你不可能用到这性能,因为要达到这个性能需要有很多条件,但是厂商会标up to XXXMB/s甚至XXXXMB/s来忽悠你,产品可以达到这个速度不代表在你的平台和应用上会有这个速度)。

[转贴]想知道你是否被忽悠?看浴室对硬盘性能的深度解析回复图片34141


ramdisk

[转贴]想知道你是否被忽悠?看浴室对硬盘性能的深度解析回复图片34142

OCZ Vertex 2 100GB

 

[转贴]想知道你是否被忽悠?看浴室对硬盘性能的深度解析回复图片34143


WD VelociRaptor 600GB

持续速度很不错,一到随机就悲剧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寻道加潜伏期上去了(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磁头都没在要的数据上)

yszq

yszq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发表于 2011-01-23 20:15:32 5楼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yszq

yszq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561
发表于 2011-01-23 20:22:51 6楼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qingdaovt

qingdaovt


精华

帖子

等  级:Lv.2
经  验:337
发表于 2011-01-23 20:45:25 7楼
说的太好了,我顶一个

zhucezol6

zhucezol6


精华

帖子

等  级:Lv.3
经  验:1262
发表于 2011-01-23 20:52:32 8楼
评论有很客观的地方,支持。

xixim5

xixim5


精华

帖子

等  级:Lv.2
经  验:415
发表于 2011-01-24 10:12:53 9楼
说的彻透,大力支持一下。

yllb

yllb


精华

帖子

等  级:Lv.5
经  验:3253
发表于 2011-01-24 18:35:44 10楼
好文章,顶一个!

szila

szila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6
发表于 2011-01-26 13:56:57 11楼
好帖不解释!!!

realsword

realsword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158
发表于 2011-01-27 12:36:04 12楼
深入浅出,拨云见雾!

guoping_hu

guoping_hu


精华

帖子

等  级:Lv.3
经  验:1227
发表于 2011-01-28 12:09:20 13楼
很好的文章

lian5556

lian5556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56
发表于 2011-01-28 15:15:55 14楼
少见的好文章通俗易懂

zhabo333

zhabo333


精华

帖子

等  级:Lv.5
经  验:5910
发表于 2011-01-29 20:48:26 15楼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xu0124

xu0124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1911
发表于 2011-02-01 06:49:31 16楼
楼主这帖子太棒了,深有同感想入手海盗船CSSD-F60GB2-BRKT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手好

liuxxe

liuxxe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53
发表于 2011-09-25 19:03:56 17楼
虽然你说出了一部分事实,但是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ssd这个东西非常不好,数据安全性非常之低,问题是,他出了数据丢失的问题还完全不能恢复,最讨厌这个,我的结论是,买ssd的人要分清楚,你是不是有钱人,如果是,那没有问题,容量不够堆,数据安全性不够,1阵列,等等,钱不够的老是组建raid了

︶ㄣ友谊︷

︶ㄣ友谊︷


精华

帖子

等  级:Lv.3
经  验:1030
发表于 2011-09-26 16:17:23 18楼
用了快两个月的SSD了
还没有出过问题

hansibingnia...

hansibingnian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10
发表于 2011-09-26 23:20:57 19楼
好贴啊,收藏了

ssk759118

ssk759118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66
发表于 2011-09-29 23:08:27 20楼
对 第15楼 zhabo333 说:
=========================

按你的说法,,卖ssd的厂商不要亏死,这么容易的坏的产品能上市?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回复>>
去第 确定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高级模式
星空(中国)精选大家都在看24小时热帖7天热帖大家都在问最新回答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

快捷回复 APP下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