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5-07-03 10:28:41 楼主 | |
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高反光工件的三维扫描因表面镜面反射特性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喷粉辅助扫描方式存在损伤工件、污染环境等弊端。激光相位偏移技术的应用,为高反光工件三维扫描提供了无喷粉解决方案,在工业实践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高反光工件传统扫描方式的局限 高反光工件表面光滑,激光照射后易产生镜面反射,导致扫描设备接收端无法获取有效散射光,出现测量盲区与数据缺失。传统通过喷粉增加表面漫反射的方法,虽能改善扫描效果,但喷粉残留会影响工件后续加工工序,如精密部件喷粉后可能因粉末堵塞细小孔洞或影响涂层附着;对于表面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件,喷粉颗粒刮擦还会破坏其光洁度。此外,喷粉过程需额外的设备与人力投入,增加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高效、精准、无损检测的需求。 激光相位偏移技术的原理 激光相位偏移技术基于相位测量偏折术(PMD),通过显示屏投射编码条纹至高反光工件表面,经镜面反射后由相机捕获变形条纹。依据反射定律,工件表面高度变化会使反射光产生相位偏移,建立相位偏移量与表面斜率的数学关系,从而解算出工件三维形貌。具体而言,当波长为 λ 的条纹以入射角 θ 投射到工件,表面高度变化 Δh 会导致反射光相位偏移 Δφ,满足 Δφ = (4π/λ)?Δh?sinθ 。该技术突破传统激光扫描对漫反射表面的依赖,可直接从镜面反射光中提取有效信息,但在复杂曲率工件表面仍需克服相位缠绕与边界模糊问题。 激光相位偏移技术的优化与实践应用 多技术融合优化 为提升测量精度与可靠性,激光相位偏移技术融合偏振调制与动态结构光编码。偏振调制利用高反光工件镜面反射光与漫反射光偏振态差异,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和偏振相机分离有效信号,抑制干扰;动态结构光编码采用二值漂移带编码结合四步相移法,将光强信息转化为梯度域特征,配合高动态范围(HDR)图像融合技术,保留高反光区域条纹信息,确保相位解算准确性。 工业实践成果 在汽车轮毂高反光曲面扫描中,应用该无喷粉解决方案,实现 0.02mm 的测量精度,相比传统喷粉扫描效率提升 3 倍;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中,避免了喷粉对叶片的损伤,完整获取叶片复杂曲面数据,点云完整性达 97% 以上,有效满足工业生产中对高反光工件高精度、高效率、无损检测的要求。 新启航半导体三维扫描测量产品介绍 在三维扫描测量技术与工程服务领域,新启航半导体始终以创新为驱动,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公司专注于三维便携式及自动化 3D 测量技术产品的全链条服务,同时提供涵盖 3D 扫描、逆向工程、质量控制等在内的多元创新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新启航三维测量产品以卓越性能脱颖而出,五大核心特点重塑行业标准: 微米级精准把控:测量精度高达 ±0.020mm,可满足精密机械零件等对公差要求近乎苛刻的领域,为高精度制造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2,反光表面扫描突破:无需喷粉处理,即可实现对闪光、反光表面的精准扫描,避免传统工艺对工件表面的损伤,适用于金属、镜面等特殊材质的检测与建模。 3,自动规划扫描路径:采用六轴机械臂与旋转转盘的组合方案,无需人工翻转样品,即可实现 360° 无死角空间扫描,复杂几何形状的工件也能轻松应对,确保数据采集完整、精准。 4,超高速测量体验:配备 14 线蓝色激光,以 80 万次 / 秒的超高测量速度,将 3D 扫描时间压缩至 1 - 2 分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尤其适合生产线批量检测场景。 智能质检无缝衔接:搭载丰富智能软件,支持一键导入 CAD 数模,自动完成数据对比与 OK/NG 判断,无缝对接生产线批量自动化测量流程,显著降低人工成本与误差,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 无论是航空航天零部件的无损检测,还是汽车模具的逆向工程设计,新启航三维测量产品凭借硬核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决策的全周期保障,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理想之选。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