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5-01-30 13:59:20 楼主 | |
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以及进口产品巨大的可转化性共同预示着我国换热器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行业发展必须要注重高端产品的研发 1)板式换热器www.pacific-machine.com/拆卸前,首先测量板束的压紧长度尺寸,做好记录(重装时应比原尺寸压得更紧点); (2)拆下夹紧螺栓和全部换热片; (3)取下各板片上的密封垫片(如粘接式胶条,为防止金属划伤板片,尽量不采用金属方法取下胶条,可采取液氮急冷法或其他方式,使橡胶板条急冷变形,然后撕下; (4)清理密封槽内的残余粘结剂,清洗板片上的污垢; (5)用灯光或渗透法检查传热板片有无裂纹或穿孔。检查板片上是否有凹坑或变形; (6)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板片; (7)重新组装固定好密封条的板片; (8)挂片完毕,放好两端压盖,并穿固定螺栓; (9)用力矩扳手均匀地拧紧螺栓达到压紧长度尺寸 (10)整体试压。首先将板片一侧的流体通道的下端入口管盲死,装满水,然后在板片另一侧的工作介质通道出口管上加一带放气短管的管板,在试压侧装上压力表。充满水后用试压泵加压并保压30min,压力无下降即可连接外管。 换热器询价的误区 误区一、只比较换热面积 很多用户在询价时,只向询价单位提供换热面积,其实不管那种类型的换热器,同样换热面积的情况下,型号不同、结构组成不同、所用材质规格不同、流程组合不同,它们的
价格是不具备可比性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性能也会有很大差距。 误区二、拿着某一个厂家的选型单询价 不同的生产厂家,缘于自身的加工能力、实际应用经验 、推荐习惯等因素,往往对用户的某一使用要求及工艺工况并不理解得十分透彻,设计选型会出现偏颇。如果客户拿着这样的选型单询价势必影响到采购质量,最好得方式是只提供工艺条件要求各制造厂据此自行设计选型。 误区三、只买最便宜的厂家 许多客户认为同样的要求给到各供应商询价,应该是一样的东西,哪家便宜买哪家,其实往往是错的,要善于综合比较,技术势力、制造能力、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都应参考,否则的话损失更大,并且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结论。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