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等 级:Lv.10
经 验:143697
|
发表于 2015-10-13 13:00:16 楼主 |
时间步入2014,忽然间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都与4K有染。价格愈加亲民的4K电视、国内首部4K电影《归来》、即将通过4K录制的世界杯决赛及相关纪录片,都在不间断地提醒着我们与4K之间的距离。作为现阶段市场的宠儿,4K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愿景,然而在现实中,4K却并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超高清电视的相关功能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4K和我们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伪4K”难以诠释4K效果 4K电视的标准就是面板分辨率达到了3840×2160的水平,其概念最早由日本放映协会提出,直到2012年的8月23日,国际电联才公布了第一个超高清电视的国际化标准,标准对分辨率、色域、编码、帧率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规范。有专家称,标准中色域这一项,国际电联的要求非常的严格,现在几乎所有的电视都达不到。 4K电视发展初期,各大电视厂商发布的4K电视尺寸都在80英寸以上,在物理分辨率的要求下,4K电视面板的有效色素点高达2.49亿个,且做工复杂,价格昂贵,十分不利于传播与普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硬件厂商们开始探索将4K带向小屏的方法,但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如果面板做很小的话,它的有效色素点也会很小,透光率就会非常低,以至于画质变得很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星空体育平台电子和LG Display开发出了RGBW面板,其中,星空体育平台电子的RGBW面板称为Green UHD,而LG Display的面板则作G+ UHD,与传统面板仅包含RGB三种像素不同,RGBW面板增加了白色像素,试图通过子像素的增加,达到提升分辨率的效果。但问题是RGBW面板的有效色素点却降到了1.66亿个,在使用同样的背光模组下,它的亮度固然可以提升60%,成本也节省了很多,而在图像效果上,却无法与RGB 4K面板相比。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伪4K”一说。 NPD DisplaySearch液晶电视分析总监杨静萍认为,电视品牌厂商对RGBW 4K面板的回馈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厂商和海外厂商的发展战略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电视品牌厂商的目标是在国内市场以相对较低的价格销售4K电视,而海外品牌厂商则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画面质量。所以,有一些电视品牌厂商认为RGBW的子像素不等同于真正的4K,播放真正的4K内容时,画面质量也与3480×RGB×2160像素的面板存在差距。 片源不足是4K的硬伤 既然4K的前景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厂商们也在技术上做了相当的努力,那么,在片源这一关键环节上,到底是怎样的一番状况呢?关于这个问题,袁斌表示:“4K的内容制作流程其实跟1080P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在投入的费用上,确是天壤之别。单看4K拍摄器材的价格就足以令人震惊,像当下最主流的4K拍摄机器索尼F55,其市场售价高达225000元。4K还意味着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它的标准去走。只是原片的变焦就要10次以上,2个小时的影片,从胶片转变成数码的成本就要几百万元。” 也正是因为价格的原因,全球的各大影视巨头似乎都不敢与4K直接叫板,只有涉足拍摄器材行业的索尼算是比较积极的,但其产量也同样少得可怜。没有现成的4K片源,许多电视厂商只好自己担负起拍摄的任务,乐视便是其中之一。但其中投入之巨大,可想而知。在今年4月发布Le4K的当天,乐视CEO贾跃亭说要在未来一年里,投入两个亿用于4K内容的制作,另外还有1个亿用于4K电视剧的采购。即便这样,这个投入或许仍会持续很久,因为当初1080P在中国的普及,也用了差不多八年的时间。 乐视自称在4K内容的数量上,它们是目前国内最多的。但在乐视TV·超级电视的4K专区中,也不过只有几十部作品。而当记者问起4K时代什么时候能真正到来时,乐视首席运营官刘弘表示,该时间无法预估。 在北京的红星太平洋电影城,国内首部4K电影《归来》正在热映。记者也在观众中进行了有关4K的随机调查,其中,大多数被采访者对4K的认识并不清晰,有观众甚至对4K和IMAX的概念产生混淆。现在我们提到4K,或许不再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它和我们之间却始终隔着一段沟壑,4K何时能在电视屏幕上自然、完整地体现,也只有时间能够揭晓答案。 晨报记者 李小娟 实习记者 潘洪杰 存储和传播是4K的挑战 除了面板技术之外,内容的存储是4K面临的又一问题,乐视网联席CTO袁斌表示,相比1080p而言,4K片源存储成几何级上涨。“一分钟的片源有几个G,一句话的台词,几百M就出去了。现在市面上甚至都没有特别理想的拍摄存储介质,一张专用盘在理论上只能存储140分钟的4K内容,这意味着想用4K拍电影或者直播的公司,都绕不开这个bug。” 另外,由于体积庞大,4K影片在通过互联网传播时,对带宽的要求也相当严苛,据知情人士透露,要想流畅地观看4K内容,网络带宽至少要达到10M以上。而据国外的网络提供商Akamai Technologies提供的2103年全球网速排名显示,中国内地宽带网络平均峰值速度仅为11.3 Mbps(约合1.41MB/s),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用户的体验势必会由于带宽不足大打折扣。 当然,对于4K传输方面的支持,目前已经有了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今年3月,航天数字传媒召开发布会,提出了一套基于卫星传输的4K整体解决方案。据悉,航天数字传媒推出的4K数字卫星传输解决方案,可以做到全天以64M/秒的速度向用户自动推送4K视频节目,这无疑将为4K的真正落地提供有力保障。但令人遗憾的是,航天数字传媒的高层表示,目前哪怕是在全球范围内,4K片源的数量也不过几十部,想要充分发挥卫星传输方案的价值,还需内容上的支持。 其实,为了弥补4K片源的不足,同时也让4K电视摆脱只打概念的尴尬,各大电视厂商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在电视产品中加入2K转4K技术,像TCL的关联补偿技术、创维的4K极清技术等,均属于此范畴。从原理上看,“2K转4K”是通过对播放内容进行分析,将每个像素点相邻的横向、竖向四个像素点进行色彩的补偿,使原本一个像素点显示的内容能够自然过渡为四个像素点显示。虽然在像素点上做到了类似,但这种人为的转换方式,显然无法和原始的4K影像相提并论,甚至很多情境下,画面还会因此显得不够自然。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5-10-15 12:13:18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