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5-08-10 18:26:36 楼主 | |
6月12日那场艺术范儿的发布会,让视听产品BOEAlta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看起来是一款电视,却定名为“新概念显示终端”;明明可以靠艺术品般的脸庞胜出,却非要用精湛的工艺说话;在智能概念满天飞的时代,却摒弃智能功能把重点放在视听效果上……集诸多出其不意于一身,怎能不让人感到好奇。 近期,特立独行的BOEAlta又上了新闻。8月6日,来自家电、数码、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媒体记者在参观BOE工厂时,对全自动的生产车间与机器手臂赞不绝口,但也提出了困扰他们的一大疑问:发布会之后广受赞誉,但为何BOE如此沉得住气,在8月份才迎来第一次交货高峰?难道这款“科技艺术品”只顾着保持品位,并不在意滚滚而来的真金白银? 虽然用户的急切隔着电话就能感受到,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BOE生产能力的信任。这得益于BOE全球显示行业领先地位:专业制屏22年,持有3万多项专利,仅2014年屏幕出货量就有4.6亿片,这些数字让经验丰富的行业记者也纷纷咋舌。同时BOE的现代化工厂遍布全国,足以自行完成Alta高度精密的全套工艺环节,简直无法想象还有比它更胸有成竹的中国显示厂商。 事实上,BOEAlta稳住节奏的理由很简单:拼完美,快不得。不能因为订单多了,就一味拼命赶工,忽略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在快节奏的时代,想要引领一种返璞归真的品位生活,就只能通过慢功夫来打磨产品,由内而外地传递完美与极致。从这个角度来说,BOE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道路——通过品质来跟市场“硬碰硬”。他们关心的,不是账面的数字,而是自身的标准,“我若完美,知音自来”。BOEAlta事业部总经理石乐坚信,通过产品和服务真正触动完美主义者的内心,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消费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为了呈现理想中的完美,BOEAlta不惜以一种“自虐”的姿态,实践业内最难的工艺,并为此耗费大量时间。例如在55英寸见方、却仅有1.1毫米厚的玻璃上使用全贴合技术,这相当于把iPhone手机放大10余倍,却保持质量标准不变;再如,音响单元上密布的2425个声孔,是通过CNC高速钻孔逐一加工而成,且钻孔的精度必须控制在0.15毫米内,才能保证音响效果的流畅度,打造不同凡响的出色音质;更不用提那些细节处的功夫:线缆外的高级针织包裹、底座内侧的钻石切割……正是这些苛刻到极致、看似不可理喻的工艺标准,才让消费者付出的等待变得珍贵,让BOEAlta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上无法忽视的存在。 作为商品,BOEAlta是令人迷惑的,放着巨大的市场不抓紧去抓,却偏偏要选Hard模式死磕完美无瑕;而作为艺术品,BOEAlta又是令人尊敬的,不受外界诱惑所干扰,一心雕琢至高无上的完美境界。年初德国iF金奖与红点设计大奖评委会将桂冠颁给BOEAlta时,无疑也是欣赏这种富于理想主义的坚持。“好的东西值得等待。”Alta的粉丝,平面设计师贺女士虽然略有埋怨,但仍然满怀期待地这样说。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5-08-14 16:52:43 1楼 | |
慢工出细活。 |
|
发表于 2015-08-15 11:43:12 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5-09-15 11:24:14 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5-10-30 14:20:37 4楼 | |
好的东西值得等待 | |
发表于 2016-02-25 18:29:10 5楼 | |
这一点值得一赞 | |
发表于 2016-04-01 01:17:53 6楼 | |
不错,期待 |
|
发表于 2016-04-05 14:07:49 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4-06 16:31:27 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7-04-11 13:14:24 9楼 | |
一心雕琢至高无上的完美境界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