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突破:1500W 激光反制系统的核心架构
在无人机技术滥用与低空安全威胁交织的当下,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1500W 激光反制系统,以 “光速响应 + 精准打击” 为核心,为军事基地、机场、核电站等战略要地构建起 “微米级打击 + 智能协同防御” 的立体防护网。该系统采用 “雷达预警 + 光电追踪 + 激光毁伤” 复合架构 ,构建起覆盖半径 3 公里的动态防御圈。
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三个维度:
全域感知层:搭载 K 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可同时追踪 200个目标,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仍保持 98.7% 的探测精度;结合多光谱光电转台的红外热成像与激光测距技术,实现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持续跟踪。
智能决策层:内置 AI 威胁评估模型,0.3 秒内完成目标优先级排序,自动区分民用无人机与军@用目标。系统支持与现有安防平台数据互通,在某国际机场测试中,误报率较传统方案下降 87%。
激光打击层:1500W 连续波光纤激光器通过光束整@形技术,在 50-150 米距离内实现光斑直径小于 1 毫米的精准聚焦。实测数据显示,0.8 秒可烧穿碳纤维复合材料,0.3 秒熔毁铝合金结构件,能量密度达 10^8W/cm?。闭环反馈机制每 10ms 更新瞄准参数,确保对 20m/s 高速目标的动态追踪误差压缩至 0.5 厘@米以内。
二、实战验证:多场景下的卓越性能
该系统已通过严苛环境测试,在多个重点领域展现卓越性能:
军事防御:在西北某演训场测试中,系统以 0.3 秒响应速度拦截无人机蜂群,单批次密集机群拦截成功率达 95%。其 IP67 防护等级支持 - 40℃至 70℃极端环境运行,6 级风速下仍保持 90% 打击精度。
关键设施保卫:在核电站周边部署时,多光谱特征分析技术成功识别伪装成鸟类的微型无人机,威胁识别率达 99.8%。通过定向清除挂载导电物体的穿越机,有效预防输电线路短路风险。
AI 威胁评估模块:可区分 99.2% 的无人机型号,根据威胁等级自动选择干扰(100W)、致盲(1000W)或毁伤(1500W)模式,确保零违规飞行纪录。
三、技术创新:从 “技术跟随” 到 “标准制定”
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性能,更在于全链路闭环技术生态的构建:
多模态感知融合:集成雷达、多光谱光电球及无线电频谱嗅探模块,形成覆盖 0-1000 米低空空域的立体监测网络。
边缘计算中枢:搭载自研芯片,支持每秒 120 万亿次浮点运算,可实时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流,实现从目标发现到完成打击的全流程耗时压缩至 6 秒内(国际同类产品平均耗时 15 秒)。
定向能打击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的 5000W 光纤激光器(下一代系统将升级至 10kW 级),通过自由曲面光束整@形技术,将发散角压缩至 0.2 毫弧度,实现 800 米距离内光斑直径≤16 厘@米的精准毁伤。
四、行业影响:重新定义低空安防标准
该系统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在定向能反无人机装备领域的空白,其模块化设计更为智慧城市低空安防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未来,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计划推出 “一主多从” 分布式架构 ,单指挥节点可联动 12 个打击单元,应对 50 架次无人机蜂群攻击;同时开发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将作战续航时间从当前 4 小时延长至 72 小时。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光电对抗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标志着全球低空安防进入 “激光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