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2-09 21:57:03 楼主 | |
风景摄影与风景人物摄影的构图
评分:+Z金豆 45 已有 9人参与评分 |
|
发表于 2009-12-09 21:58:17 1楼 | |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发表于 2009-12-09 22:00:00 2楼 | |
现在这张基本是相同一个地点,只是换了拍摄的角度。突出了远景的青山。同样的绿波荡漾、同样的湖心绿岛,还有相同的前景柳丝微垂,但是却重点突出了湖对岸的青山如黛。这样的表现力和表现主题也就完全发生了变化,显得西子湖更加的幽静、旷远,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这个主题是《青黛如眉》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09-12-09 22:00:43 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09-12-09 22:01:05 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12-10 11:29:16 5楼 | |
南浔河道纵横,民居临水,简直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丹青。但是,摄影毕竟不是绘画,它无法在一张片片里表现全局。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摄手,充分的凭借自己对美的感受,通过一个个片段,一个个独特又别致的画面,去提炼那种美的精华
这里拍摄的是南浔浔溪畔的百间楼。这里水面开阔,两岸民居连成一线,苍老而古朴。画面色彩单一,构图简洁洗练,完全是一种线条式结构。但正是这样的朴实明快的风格,才能突出浔溪河畔百间楼独有的风貌。 |
|
发表于 2009-12-10 11:36:23 6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12-10 11:43:24 7楼 | |
这张是以河道为主的画面,河岸上苍绿、低垂的树冠已经贴到了水面,把河道几乎完全掩蔽起来。走在旁边的小路上,可以领略一种出世脱俗的恬静,那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
|
|
发表于 2009-12-10 11:54:52 8楼 | |
这张是拍摄的南浔小莲庄外的船埠。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我没有拍摄园内,而是拍摄的园外的船埠,夕阳西下下的几艘乌篷船,是不是可以叫今天的人们去联想当年刘墉的显赫?还有古老南浔昔日的辉煌?
|
|
发表于 2009-12-10 11:55:49 9楼 | |
未完待续
评分:+经验 1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09-12-10 12:41:38 10楼 | |
![]() ========================= 总结的很好,特别是那句“当我们带着相机出门的那一刻开始,就要用你独到的目光去发掘点点滴滴生活中的美丽。”一语中的,意喻非凡。 小小南浔镇也许从哪方面都无法和现代化的大上海相提并论,但看到她那古朴、自然的街景时,让人眼前一亮,对于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来说,就好像在田野里呼吸到新鲜空气一样,沁人心扉。感到清新、兴奋。现在这种具有“原生态”意境的景观确实不多了(估计溪水旁的建筑都有百年以上了)。 这几张片子拍的很好,南浔镇那几张很经典。 |
|
发表于 2009-12-10 13:26:22 1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12-10 13:55:38 12楼 | |
同样是水,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形,给我们的摄影爱好者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却有一个相同,在水的周围处处是妙不可言的佳境! 上个月,我和一群网友去了一次苏州天平山与盘门。在天平山,我们领略到深秋季节,江南那种特有的韵味。几年的深秋不像北方那样的肃杀,一眼望去几乎完全是一片苍黄。相反,江南的深秋依旧多姿多彩!甚至比盛夏更加多了许多丰富的色彩。这对我们这些摄友来说,无疑是发掘创作灵感的宝藏。
这是天平山脚下的一片池水,池水呈深绿色,却清澈见底。湖水对岸的浓郁树木,有着极为丰富的色彩。有的依旧苍绿,有的转成了红色,也有的已是焦黄。真可谓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这幅习作我采用通常的横向布局,并有意裁剪成为窄长,为的突出广角效果,展现更加开阔的景观。前景是沁人的湖水,远景是生机盎然的树木,缤纷绚丽的勾画成一幅动人的长卷。 |
|
发表于 2009-12-10 14:03:58 13楼 | |
还是天平山脚下的水。这次的横向布局,是让两岸的景色同时展现。这是一张半逆光照,两岸一明一暗构成光影上的反差对比。河水向远方延伸,弯曲不见尽头。低调的光影色彩,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
|
发表于 2009-12-10 14:14:49 1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12-10 14:21:44 15楼 | |
这是与上面一张在同一个位置拍摄的。为了突出水面折射的倒影,我做了特殊的裁剪,让水面与倒影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画面。这样的效果,使得景观更加多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静。
|
|
发表于 2009-12-10 14:33:57 16楼 | |
同样是拍摄水中倒影。这就是竖向拍摄的完整倒影了。我换了一个拍摄角度,让水面占据三分之二。水面上不仅有那颗对岸老树的全影,而且还有浮萍和几片飘落在水中的树叶。水面落叶与隐隐可见的波纹,使得画面产生一种动态的美。对岸一株老树,苍虬有力。树下一个女子的红装,将黄绿主基调的画面中,点缀出别种风情。
|
|
发表于 2009-12-10 14:34:13 1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12-10 18:20:28 18楼 | |
另外的这一张,基本还是原地,区别是我拉了焦距。远处的灵岩山和城市被放弃了,山脚处的那一湾湖水和湖畔的游人变得清晰起来。 自然无论是这一张,还是上一张,浓厚的深秋色彩还是主题。
|
|
发表于 2009-12-10 19:24:17 19楼 | |
这一张有些模糊了,因为是从大图上切割下来的。片子本身质量不好,只是为了说明摄影构图。这次在中景中出现了攀山的游人。我将主景的山体与攀山赏景的游人,安排在画面的左下角,右上角是山下的房屋与远方的城市,是一种对角线式的结构。遗憾的还是最上方的天空没有生机与活力,显得过于灰白了。
|
|
发表于 2009-12-10 19:44:22 20楼 | |
这是拍摄的连绵起伏群山环抱的城市。占据画面三分之二以上的是山峦,山峦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从近景到中景,再延伸到右上方的远景。这些连绵的山脉从左下角向右上角伸展,然后再从右上方向左回抱。城市就在这群山环抱中。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