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1-02-05 11:29:40 楼主 | |
文亭 把此贴设为精华,欣赏支持佳作!
汉口龙王庙(Hankou Dragon Temple),道教庙宇,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汉口岸,为长江三大庙”之一。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 汉口龙王庙,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 汉口龙王庙是武汉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汉口龙王庙风雨仓桑,朝代更迭,汉口龙王庙也历经兴衰。 黎黄陂路和黄陂路是一条路,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光绪26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 武汉市中山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旁,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国家重点公园。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26.8万平方米,水面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3%。中山公园始建于1910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年接待游客量一千万余人次。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 中山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张之洞纪念亭 / 张之洞纪念亭始建于1933年,是由汉口市政府为纪念清末湖广总督、洋务运动先驱张之洞所建造。为意大利风格建筑,一直属于我园重要的人文景观。 北洋桥是武汉市尚存原貌的石拱桥,它的结构与赵州桥结构相似,始建于唐代,历经战乱,屡毁屡建。人们看到的北洋桥,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离2010年整整500年,位于洪山区和平乡北洋桥村。宽阔的河面上,北洋桥如长虹饮涧,富有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戴家湖公园绿皮老火车 “武昌第一纱厂”是武汉首家由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纺织工厂,民间简称为“一纱”。一九五一年完成公私合营,一九七零年改名为“武汉第六棉纺织厂”。纺厂于一九九九年破产,旧厂址改建“蓝湾俊园”小区,但是,原“武昌一纱厂”的办公大楼已作为历史建筑保护完好,并在对面的武昌江滩公园建立了“民国武昌第一纱厂旧址”的纪念碑。纪念碑的碑文用中英两种文字记录了“武昌第一纱厂”的概况。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约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的特色,使得这里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今,这里几乎成为了武汉的文艺第一街,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拍照、闲逛,或者享受一个带着咖啡香的下午,都是文青们在这里愿意做的事。触摸街边饱经风霜的老建筑,你会发现昙华林有的不仅仅是文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创办于1903的武汉第十四中、拥有68年历史的昙华林小学、1861年传入的西式教会医院仁济医院、崇真堂、钱钟书之父钱基博故居等数不清的沧桑建筑都在这条街上,等着你去一一探寻。 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53亩,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 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1]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长春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弟子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 武汉龙华寺是华中地区的佛教名刹,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当时,明朝太监王定因母病,便在武昌蛇山南麓开出一方净土,御赐匾额龙华寺。《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丫姑爷乘龙充快婿 知客僧拉马认干娘》中这样描述龙华寺:且说这武昌省城有名是一座龙华寺。这龙华寺坐落在宾阳门内,乃是个极大丛林,听说亦有千几百年的香火了。如今,龙华寺依然挺立在武昌蛇山之颠,是一座尼姑庙,不少的佛教女信众在这里潜心修炼。同时,龙华寺也是武汉著名的景点之一。 抱冰堂建于1909年,是清末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生祠,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是张之洞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 据当年在新军第八镇(师)21标一个士兵的回忆,当年第八镇的buqiang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新军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就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1]抗日战争中,诞生于清末的“汉阳造”buqiang是中国军队的主力qiangxie。无论guo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大量使用“汉阳造”。[2]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是湖北省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中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的东路高等小学堂和文普通中学堂,1912年改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后与湖北省武昌高级中学等校合并,1952年定名为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1955年更用现名,1961年被确定为湖北省18所省属重点中学之一。该校有着光辉的历史,董必武、陈潭秋、李四光曾就读该校,也曾培养出数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七烈士纪念碑在武汉市汉口江岸“二七”革命纪念馆院内。为纪念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即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碑用花岗石砌成,碑身为圭形方锥体,置于束腰石座之上,通高12.6米,碑正面镌毛手书“二七烈士纪念碑”七字。 汉口水塔 汉口水塔是汉口近代消防标志性建筑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它承担着消防给水和消防瞭望的双重任务。水塔塔顶的消防瞭望台,由当地的民办消防组织和保安会派出望丁4人,日夜轮流巡视。瞭望台设有警钟一具,重2240磅,现在此警钟下落不明。 汉口水塔位于江汉区中山大道与前进五路交汇处,1909年建成,主体6层,顶部建有塔楼,总高41.32米。占地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20平方米。80年代初期,水塔停止供水,现辟为“水塔高场”。该水塔可覆盖全部租界区和老汉口中心区,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龟山 江汉关大楼(Hankow Customs House),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会处,由英资思九生洋行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1-3]威斯敏斯特钟声》。钟楼顶置风向标,设瞭望台。江汉关大楼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2008年10月17日,正式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1]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1-2]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评分:+Z金豆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1-02-05 17:18:29 1楼 | |
漂亮,欣赏佳作 | |
发表于 2021-02-05 19:51:25 2楼 | |
拍的不错,如此处理照片别有味道,骗片子太多了点,欣赏支持佳作!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