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 邀请好友来看>>
ZOL星空(中国) > 摄影星空(中国) > 摄影作品星空(中国) > 旅游摄影星空(中国) > 再见徐家棚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返回列表
签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
快来扫一扫!

再见徐家棚

103浏览 / 1回复

tianzhizizhi...

tianzhizizhiyeye

11
精华
57
帖子

等  级:Lv.3
经  验:975
  • Z金豆: 184

    千万礼品等你来兑哦~快点击这里兑换吧~

  • 城  市:
  • 注  册:2014-03-27
  • 登  录:2025-06-04
发表于 2022-06-24 15:30:53
电梯直达 确定
楼主
款诚 把此贴设为精华,画面清晰,色彩自然,构图唯美,视角大气,光影漂亮,手机作品展示精彩。

一组小米11PRO作品献给大家,轻装上阵来自GN2的魅力。


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徐家棚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地名。长江边上,滔滔江水,飘来了一个姓徐的家族。自清代始,他们在这里筑棚而居、繁衍后人,靠种菜为生,周围全是芦苇荡。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徐家棚名震天下,是因为火车这个庞然大物。1909年,粤汉铁路湘鄂段原定以鲇鱼套为终结点,后因购地困难,改在徐家棚。总工程师詹天佑亲自选址设立徐家棚站。1918年9月,粤汉铁路完成武昌至长沙段。1936年9月1日,粤汉铁路全线竣工,徐家棚站成为终点站。这年的9月3日,一辆满载官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列车,由黢黑的蒸气机车牵引,穿越秋天的原野,历时44小时由广州黄沙抵达徐家棚站,徐家棚的命运被完全改写。
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说起粤汉铁路,真让人感慨万千。这条铁路南起广州、北达武昌,全长1094公里。1896年开始筹建,近40年才全线通车。作为粤汉铁路的终点,徐家棚逐渐成为连接南北的枢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昌城区的扩大,徐家棚已处于武昌城区的西北角,1950年8月1日,徐家棚站正式更名为武昌北站。再见徐家棚

1957年武汉长江一桥建成通车前,从南方来的旅客均要在武昌北站下车,步行百米之遥到徐家棚轮渡码头。需继续北行的旅客,乘渡轮过长江到达汉口。在汉口的粤汉码头上岸,然后到大智门车站(老汉口火车站)乘车北上。而从北方南下的旅客呢,则在大智门车站下火车后,在粤汉码头乘渡轮过长江到徐家棚轮渡码头上岸,再由武昌北站南下……。因南来北往的人多经徐家棚转乘火车,武昌北站迎来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显赫的人物,留下了无数扣人心悬的故事。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繁华时的徐家棚应有尽有,人烟渐密,人气爆满。车辆厂、纺织厂、造船厂、钢厂在它周围扎下了根。工业化使让这片土地开始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近10万人,是大武汉的核心地段。
火车站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比如四美塘,尽管在徐家棚的边缘地区,但发展很快。1914年筑粤汉铁路时,因为于此挖取土方,积水成塘。沿塘搭棚而居的筑路工人曾数以千计,当地人便以筑路工人为对象做衣食住行方面的小生意。时有4女子于塘边洗衣为生,筑路工人戏称“四美”,四美塘由此得名。如今的四美塘是武汉繁华的社区,火车站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再见徐家棚
再如秦园路。这是徐家棚可圈可点的地方。“秦园路”这条马路,是1922年由武昌商埠局修建的。它西起粤汉铁路江边,与铁路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和纠葛。在秦园路,可寻觅无数的徐家棚老街坊美食:灌汤包、牛肉粉、热干面、大羊排、麻辣烫,都是吃货心里的私藏美食。夜幕降临时挤满了宵夜的食客,几乎是家家排队,店店爆满,虽然简陋却是地道的武汉味道。
铁路带来了徐家棚的繁华,又成了徐家棚新生的羁绊。经过80多年的发展,徐家棚因火车而兴,又因火车而没。本世纪初,徐家棚逐渐成为武汉内环面积最大的棚户区。曾经热闹繁华的徐家棚,纵横南北、连接成网的铁路影响了城市发展,几年前就被纳入武汉市重大拆迁规划中。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2018年5月10日20时40分,位于徐家棚的武昌北站送走最后一班市郊8304次列车,承载着武汉居民绿皮小火车情怀的市郊通勤车停运了。同年5月13日上午8时,按照武汉市政府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的协议,武昌北站正式停办行车业务,拥有109年历史的武昌北站关站了。
5月18日的《长江日报》报道:109岁武昌北站“退休”,计划2019年底拆除完毕。铁路部门称,武昌北站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铁路的起步、发展、沧桑与辉煌,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关站,没有遗憾,没有凝重,它只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必然。再见徐家棚
2019年6月,我再次步行徐家棚时,这里换了人间。废弃的房屋高筑,灰尘满天飞,进出的路口异常狭窄。小超市的胖大叔说:“今年就要全部拆光了,我们也准备走了。”
与徐家棚造就的四美塘和秦园路所处的繁华闹市相比,这时的徐家棚带给我一种莫名的不真实感,许多商铺和同事早就搬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街道。恍若隔世的情景再现中,似乎还能看到昔日门庭若市的早点摊,蹦跳着活鱼的生鲜市场,人声鼎沸的大排挡……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弹指一挥间,盛况不再。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这就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最真实的模样。有人说拆迁改造是城市繁荣的必然过程,也有人觉得,这是老武汉痕迹的消失。
沿着水泥路一直往里走,感觉自己穿梭在历史的通道中。武昌机务段、武汉桥工段、武汉物资供应段都没有了,绝大多数原居民都搬离这里。他们离开这里,只带走了家当,却带不走旧日的烟火气。拆得掉的徐家棚,带不走的回忆。它见证了一个世纪来武汉铁路职工生存、生活、友谊与爱情的场景,还有那些说来话长的往事。它们,随风而去。再见徐家棚
再见徐家棚
如今,与武昌北火车站配套使用的战备码头已经搬迁,铁道线上的绿皮小火车不再运行。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些菜农和来这里玩耍的少年……
徐家棚的大多居民是铁路世家,说起过去的繁华十分怀念。我恰好碰上正在搬家的同事老张。他在这里生活了60年,如今已搬到武铁佳苑小区。所谓人去楼空不过如此,人去楼空之后,这里或将彻底被遗忘……
与之毗邻不足1公里远,武汉绿地中心拔地而起俯瞰众生,成为武汉地标式建筑。

这些让我感到些许惆怅,又充满热切盼望。随着武昌滨江商务区的出现,徐家棚将焕发新的生机。冷清和没落终归是一时的。围绕绿地中心而打造出的金融之都、设计之都,将助力武汉早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

离徐家棚不远的铁路主题公园尚在兴建,铁路的贡献已蕴藏在武汉的快速发展中。顺着旧日钢轨的延伸,徐家棚以前的铁道线将成为集各种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廊道。

在这长长的景观廊道上,将长盛不衰地充满铁路的灵动与张力。尽管铁路不再发挥作用,但仍能聆听并感受大武汉的心跳。

评分:+Z金豆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

评分 收藏 +2

款诚

款诚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0
经  验:162176
发表于 2022-06-25 15:41:28 1楼
欣赏分享朋友的精美手机作品。
高级模式
星空(中国)精选大家都在看24小时热帖7天热帖大家都在问最新回答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

快捷回复 APP下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