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5-09-01 04:16:47 楼主 | |
北 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 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 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于蓟,在今北 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 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明朝初年,以应天 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 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 京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 年)正月,明朝中 央政 府正式迁 都北 京,以顺天 府北 京为京师,应天 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 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 府。 1949年9月27日中 国人 民政 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通 过《关于中 华人 民共 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 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 京。1949年10月1日,中 华人 民共 和国中 央人 民政 府在北 京宣告成 立。 成都: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 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 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建于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5-09-01 19:45:30 1楼 | |
北京和成都双城记 | |
发表于 2015-09-02 12:22:07 2楼 | |
拍的太美 顶起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