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困扰商务人士以及设计师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数据安全的问题。要知道,商业机密的泄漏,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哪怕是再快的网速,商务应用并不适合云盘之类的备份方式。

用硬盘机柜备份,当然是好。然而,这可不可能外带吧?

哪怕你的座驾是悍马,放得下又如何?
请不要忘记,机械硬盘怕震动。万一出问题了,得不偿失
而且,机械硬盘的速度,早就达到了瓶颈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速度和安全性兼顾的方案?

CyberSLIM SSDPRO RAID V2,台系品牌,基于USB3.1接口的便携式RAID盒子,会是答案吗?
需要注意,配图上面的一对星空体育平台850EVO 256SSD不是标配,仅作为测试参考。理论上,任意2.5寸硬盘,包含机械硬盘,1TB或者以上的SSD均可支持
受限于条件,只能借到一对850EVO 250GB。真正商用,建议采用一对1TB的SSD更加合适
包装比较简单严实
内部含有硬盘盒主体一个,12V 2A的电源适调器一个,USB3.1数据线一条(TYpe-CtoType-A)
另外,考虑到稳固性和安全性,采用的是螺丝固定的方式,因此标配拆装工具一个

硬盘盒主体是全铝,硬度和重量的平衡性极好。前端是密集的散热孔,配合散热极佳的铝材,能保障在高温环境下面安全运行。常规SSD的工作温度是0-70度,有测试证实,Intel 520SSD可以在100度下面工作
对于常规的SSD来说,散热还是值得注意的。尤其大规模数据备份或者外接NAS临时提供数据的时候

侧面无任何装饰,商务简约风
插孔和按键全部在后端
从左到右是,USB3.1接口,设置跳线,设置按键,电源输入口,开关
设置跳线有图例,三种模式支持。全上是清除设置,左上右下是RAID0加速模式,左下右上是RAID1镜像备份模式,全下是JBOD硬盘组合模式(不具备RAID功能,仅仅相当于两个硬盘叠加容量,适用于两个硬盘不一致的情况下面使用。需要注意,和RAID0一样,任意一个硬盘出线问题,一组JBOD也就是所有硬盘上面数据丢失)
设置暗SET键。SET键采用的是类似于Reset的使用方式,能避免误操作
另外,这个角度更加清晰看到,还有散热的坑槽,不仅仅是脚垫,同时也是实用性的结合

固定当时是用传统的紧固件方式,安全性更加高

这个是双盘位版本,采用平装方式,因此厚度相当于1.5个SSD,面积也比起两个SSD大一点而已,和16开的笔记本相仿

只要是2.5寸硬盘都可以安装,7mm和9mm均可

安装非常简单,卸下底部四个螺丝,把主板抽出来,插入硬盘

然后翻转过来,底部还有八颗螺丝,一个硬盘四颗,固定好即可

SSDPRO RAID V2是USB3.1界面的。那么来看看,PCB上面的芯片,到底是那一家的方案
“ASM1352R”也成为了第一个拿下USB-IF官方组织授权的USB 3.1主控制器,性能也十分出色。
当然了,要完美体验USB3.1的魅力,你的主机也必须真正支持USB3.1。

现在,不少中高端主板都有Type-C接口。但是,有接口和有USB3.1是两回事
华擎H170效能版,以及Z170 gaming K4据属于有接口无方案,只能兼容Type-C接口而已
本质还是运行在USB3.0

因此,最好是在官网了解清楚,具体方案
测试采用的是华擎Z170 EX4极限玩家,一款主打超频的Z170
不过,今天他的角色是提供USB3.1速度的测试
可以看到,后方有6个USB3.0接口,一个Type-C,一个Type-A接口。
考虑到台式机只有中高端以上的Z170支持USB3.1,因此,USB3.0作为对比进行测试。其中USB3.1部分由Z170 EX4完成,USB3.0部分由Z170 Game K4完成

具体测试平台如下:
硬件:
Intel I5 6600K默认频率
华擎Z170 EX4(USB3.1部分)
华擎Z170 Game K4(USB3.0部分)
威刚 DDR4 2400
铭瑄 GTX960 2GB风系列
振华 冰山金蝶 额定1300W金牌电源
主硬盘:创见370S 128GB
副硬盘:西部数据 绿盘 2TB

测试系统:win10正式版(推荐win10,作为参考会提供win7测试数据)
在此,先解释为什么推荐采用最新的win10系统。因为,从USB3.0开始,USB-IF协会就有了USAP协议。
USAP是USB-IF所制定的一个新传输协议用于透过USB接口连接序列设备,提供大容量储存设备的传输速度高达20%,并降低CPU的利用率、数据延迟和等待时间,USAP协议提供了高性能主机及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简单来说,高端的USB3.0硬盘盒就已经支持USAP协议。而win7并不支持,最低需要win8方可。而作为一个微软全力推动的新系统,win10对于新硬件支持给力多了。
那么先来看看RAID0,加速模式下面的表现

速度确实非常给力持续写入已经达到800MB,持续读取也有770MB,数据非常华丽的说
USB的频宽从1.0版本(1.5Mbps)、1.1版本(12Mbps)、2.0版本(480Mbps)到3.0版本(5Gbps),速度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而面对将来的需求,新的USB 3.1介面将把频宽再翻倍,提升至10Gbps
因此,要真正发挥USB3.1速度,必须有支持USB3.1方案的主机,以及USB3.1的设备
那么,如果用在USB3.0接口上面呢.?

左边是USB3.1,右边是USB3.0
可以看到,速度只有5Gbps的USB3.0,表现出现了瓶颈,只有450MB左右
同时,有一点,我也是相当困惑的
As ssd benchmark对于祥硕方案支持极差,持续读取的数据惨不忍睹
为此,我重装过多次系统,换过不同的SSD做系统盘,关闭一切后台程序,均表示无解
后来,为此发E-mail到祥硕,系统下一版的驱动能解决吧
考虑到很多办公人士还需要使用win7系统,再提供一下,win7的数据

win7也有完善的祥硕USB3.1方案的驱动,却无法支持USAP协议,因此,性能大打折扣
持续写入仅用595MB,持续写入仅有360MB左右,相比于win10下面,持续写入达到800MB,持续读取770MB相距甚远
即使是没有USB3.1接口,仅仅采用USB3.0,同样不建议用win7

同样采用USB3.0接口,左边是win10的数据,右边是win7的数据
虽然win7的持续写入有595MB,反超win10近150MB,然而,除此是全面落败
无论是持续读取还是深层队列读写,均大幅度落后。毕竟无USAP协议是硬伤
以上是RAID0模式,偏重于速度
但是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数据的安全性更加重要。因此,推荐采用RAID1模式,也就是两个硬盘互为镜像,备份模式

上图是win10下面的成绩,左边是3.1的成绩,右边是3.0的成绩
得益于SSD,即使是RAID1下面,相当于单盘速度,速度还是相当快。不过ASM和as ssd benchmark八字不合的问题,还是无解

左边是win10成绩,右边是win7成绩
同样,无USAP协议的win7,RAID1模式下面,同样是遭到win10吊打
可以看到,USB3.1确实非常高速,win10下面RAID0模式持续写入800MB,持续读取770MB,已经超越了SATA3界面SSD的速度了
同时,以SSD组建RAID的方式也是相当给力,即使是win7下面,RAID1模式,速度还是可以达到360MB写入,235MB读取,性能甚至比起早期的SATA2界面SSD
当然了,相比于速度,RAID1更能提供数据保护。镜像模式,互为备份,可以说,安全性提高了一倍。


厚度和3.5寸硬盘差不多,比起3.5寸硬盘面积大一点,你的行李箱,连这个空间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