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6-04-12 21:23:10 楼主 | |
前言 随着个人资料的不断的增多以及移动办公的多样化,移动存储设备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从以前的U盘、各类存储卡到现在盛行的移动硬盘,容量越来越大。毕竟高清视频的普及以及动辄二三十G的游戏,对容量还是有需求的,有了它可以方便的拷贝、保存。而基于人们对读写速度的要求以及PC端和其他设备端普遍提供USB3.0的现实情况,移动硬盘也从USB2.0接口的时代进入了USB3.0接口的时代。对于有移动硬盘需求的人来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具备高性价比的移动存储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Seagate希捷作为老牌的硬盘厂商,旗下的硬盘产品种类全,产品也比较稳定耐用。在CES2015上,希捷曾经推出了一款庆祝公司第一款产品推出35周年的高端设计超薄外置硬盘—Seagate Seven,它厚度仅为7毫米,采用2.5英寸内置硬盘原始尺寸设计,容量在500GB,是目前最为轻薄的2.5英寸硬盘。兼容Windows(10,8,7,Vista,XP),Mac OS(10.6.8及以上),另外还有iOS和Android版本的APP可供安装使用。 产品开箱 从前面的图也可以看到,SEAGATE 7在包装上比较精美,四四方方的一个包装盒,相比于一些主流的移动硬盘包装显得大而薄。 包装内的物品主要是SEAGATE7一块,USB3.0数据线一根,多国语言说明书一份。 数据线有些特殊,因为大约46厘米长数据线采用了编织设计。 看惯了其他移动硬盘都有外壳,SEAGATE 7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裸奔的裸盘。不过外面的这层全不锈钢就是它的外壳,里面采用也是2.5寸的盘体。整体重量大约90克,长宽厚度约为122.5毫米*82毫米*7毫米,估计SEAGATE 7中的7便是根据这个厚度而来。 SEAGATE7采用的接口为USB3.0,对用户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是高速传输速度。引用标准协议规范,USB 3.0最大传输速率达到5Gbps,理论传输速度达到500MB/s ,向下兼容USB 1.0/1.1/2.0。USB 2.0最大传输速率高达480Mbps,理论传输速度为60MB/s,与USB 1.1互相兼容。USB3.0相比于USB 2.0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7毫米厚度如果放进自己的钱包内还是有可能的。 7毫米的厚度比一元硬币的厚度也差不了多少。除去外壳,内部硬盘厚度大约5毫米。值得一提的是,机身上没有采用螺丝。 虽然比同为USB3.0的1T WD硬盘要轻薄不少,但却比WD在分量上重不少。 实际使用与数据测试 开始测试前,先说说有关的软件。作为移动硬盘,SEAGATE7也提供在硬盘内部提供了相关软件Seagate Dashboard,让用户可以简单地保护、共享、备份和保存数据。 下图为安装完成提供软件后的界面图,可以看出四大功能:PC与移动备份,社交与还原功能。 与平时使用比较关系密切的就是备份和还原的功能,PC备份支持定时备份,可以自行定义备份规则。 相比之下移动备份的优势不是太明显,官方的APP是Seagate Backup,登陆比较慢。相比于国内的主流网盘在空间和登入速度上要小要慢。 不过社交的共享也只是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目前国内并不能直接正常访问,这样也就意味着与用户关系不大。 另外还有一个添加云的功能,不过并没有支持国内的云盘,仅仅是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和Nero Cloud。除了OneDrive可以打开,Dropbox和Google Drive不能直接正常使用,而nero Cloud已经停止服务。 接下来进行相关的数据的测量。 搭配使用的设备为ZOTAC OI320(Win8.1 Pro X64),带USB2.0和3.0接口,系统配置如下 刚拿到硬盘,一会都会进行例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瑕疵或是一些缺陷问题,下面搭配几款软件进行检测,测试默认在USB3.0接口下进行测试。 HD Tune是一款硬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用来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 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通过检测可以看到,硬盘状态良好,磁盘扫描仅用了48秒;基准测试中的平均读取速度在83.8MB/s左右,比较符合机械硬盘的性能。相比于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4K单一和随机数值均比较偏低,SEAGATE7的4K单一读取和写入数值分别为117 IOPS和216 IOPS;4K随机读取和写入数值分别为258 IOPS和191 IOPS。 注: IOPS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
ATTO Disk Benchmark 是由ATTO公司出品的一款磁盘/网络性能测试工具,该软件使用了64KB—256MB的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从下图的实际测试结果来看,整体上的最大读写速度差异不是太大。 实际读写测试采用的是FastCopy,这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 先试试多文件的写入,5G左右的931张图片,从PC端到硬盘端耗时大约91秒;从硬盘到PC大约是105秒,相差了14秒。 对于单文件视频的写入,选择了一部720P的影片,体积在3071MB。对于USB3.0和USB2.0接口,一个是89.3MB/s,一个是41.2MB/s,相差了一倍。在速率上,UBS3.0是绝对占优的。 再来看看另一张图,影片为2847MB的变形金刚3。从PC端到移动硬盘,USB2.0的写入速度是41.5MB/s,而USB3.0为76.5 MB/s。从移动硬盘拷贝回PC端的速度为71.3MB/s,与写入时的76.5MB/s相差了5.2MB/s。 体验总结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这款类似裸盘的SEAGATE7确实做工精致,超轻超薄的优势明显,在防摔性能上。在数据测量以及实际文件拷贝上的总体表现比较中规中矩,但相比USB2.0的接口的速度要出色很多。同时配套的软件提供的实用备份、还原功能,让数据的保存上更方便、安全。不过在云服务上,需要进行深度的本地化客制,让国内的用户也能正常稳定的使用产品所提供的云服务。 图文 含量百分百 原创 首发于星空体育平台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