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1-01-21 18:16:30 楼主 | |
wgs2llz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50经验:必杀技很有参考价值
Sandy Bridge就这么来了,1155就这么来了。从Intel Sandy Bridge平台发布至今,各大网站就铺天盖地的充满了各种关于他的测试以及宣传,力求直接把所有消费者拍晕,让他们乖乖的掏出钱包来购买产品。不过到目前为止笔者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人撰写一篇关于1155平台的出现之后DIY攒机的总览文章,所以就有了大家所看到的这篇。
1155平台实际上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北桥与CPU完整的融合,P67芯片组带来的诸多特性都会影响到人们在攒机过程中的诸多选择。并且整个DIY市场经过半年的发展,实际上很多东西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就是来讲述1155平台上市之后,攒机方面的种种选择。 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CPU、散热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机箱、电源、键鼠、显示器,主要讲述了搭配1155平台(CPU以及主板)选择其他部件有什么窍门以及要点,同时提及一些该配件在2010年的发展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评分:+Z金豆 30 已有 3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18 1楼 | |
CPU:只怕980x 无视AMD 相信笔者这第二页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i7-2600的存在使得i7-900系列的4核心处理器性价比荡然无存,这不是笑话,这是现实。而带来这种现实的原因实际上非常简单,改进架构带来了频率效能的提升,而32nm工艺则进一步压低了功耗(实际上功耗并没有降低,Intel选择了提升频率)。好了,如果笔者再讲太多技术名词反而没有意义,还是来看看实际成绩对比吧:
首先是日常应用,日常应用我们界定的范围为1-4核心的大量标准应用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而且绝大多数游戏对于CPU的负载也在这一范围内。可以看到由于核心数量的限制,价格高昂的i7-970实际表现并不如便宜甚多的i7-2600,后者还有非常明显的功耗优势。那在密集型应用当中呢?
在绝大多数密集型应用当中,超线程技术都可以发挥相当的实力,所有核心也可以轻松被用满,所以哪怕是频率高达3.3GHz的i5-2500,仍然落后于i7-950一段距离,i7-970借助着大量的核心轻松爬到了最顶端,不过我们依旧可以看到,i7-2600在i7-960之前,可以说无论用到的核心多与少,i7-900系列的4核心处理器再也难以在i7-2600面前找到胜算。 所以说,选择i7-900系列4核目前的理由只剩下了2点,高端双卡(别告诉我你打算上3卡还觉得6核贵)以及超频。考虑到PCI-E 2.0的强大带宽优势,560级别的双卡哪怕是双8X也不会产生性能瓶颈,从此看来i7-900系列4核心处理器的地位的确岌岌可危。 当然还有用户询问1156与1155平台之间的选择。实际上1155性能上胜于1156是公认的,但是价格方面肯定有些用户认为1156平台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实际如此吗?
可以看到,1155系列的处理器价格相对来讲还是较低的,2600相比880也有超过10%的性能差距,但是价格仅仅相差了100元,也算得上性价比更高。 在这种形势下,选择1156的里有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超频!在1155平台K系列处理器尚未上市的这段区间内,1156还剩下这个优势,不过作为一个玩家,咱就不能等等嘛…… 至于AMD平台,目前在千元以上的市场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均不占据优势,价格方面也没有特别的优惠,又何苦要考虑呢?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1 2楼 | |
散热器:难以超频 静音优先 说完CPU,就来说说CPU散热器吧。目前1155平台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就是无法超频。当然全新的工艺的继续提高的频率也带来了一些改变,那就是并没有降低的满载功耗以及更大的功耗变化范围。 可能这么说很多用户难以理解,那么笔者就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处理器在满载时的功耗相对于1156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非满载时功耗控制在一个很低的值。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需要CPU散热器拥有一如既往的散热性能,可以在低负载时尽可能的降低散热性能以博取尽可能好的噪音表现。
这种时候我们就要选择带有温控功能的散热器,一般是选择自带PWM风扇的CPU散热器,也可以购买散热器然后自己选配PWM风扇,国内两大散热器厂商超频三以及九州风神DEEPCOOL均有单独产品出售,其他品牌也会有一些很好的选择。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通过温控探头来控制温度,无论是选择一款带有自温控的扇子还是选择带有温控调速功能的高档调速器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而且可以直接选择一些品质非常高但是仅有3Pin的产品来实现。 总之笔者认为,在1155时代,散热系统实现全面温控化是重点,而温控化的目的则是实现更好的静音效果。毕竟2011年,计算机已经呈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功耗不断大幅度变化的趋势,如果还采用固定转速的散热系统,要么缺失性能,要么放弃静音,得不偿失。 注:1155平台的散热器采用与1156平台相同的孔距以及顶盖面积,过去所有支持1156平台的散热器都可以直接拿到1155平台上使用。 主板:双倍带宽 轻松选择 全新的平台带来了全新的芯片组,自然也会拥有全新的主板。P67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一点就是PCI-E的全面2.0化(别急,SATA 6G相关内容放在硬盘页)。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主板上的诸如USB3.0控制芯片以及SATA 6G控制芯片不再需要向CPU借用PCI-E 2.0通道就可以达到全速运行,同时如果某些用户非要把显卡插在4X槽上,性能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P55身上出现的为了让USB 3.0和SATA 6G全速工作而抢占显卡带宽的历史又一次结束了,所有其他设备可以放心运行。 然后在主板的选择上,由于1155系列的低端处理器不在具备超频性能,也就导致低端主板的选择思路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些以超频作为强势点的低端主板在1155时代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存在,如果你买得起2600K,又何必选择几百块钱的板子呢?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选择1155主板应该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对于用户来说,诸如前置USB 3.0,主板内置调速器,1394,光纤铜缆输出,Debug灯,开关以及各大厂商的特色功能就成为了区分价格的重要内容。而那些依旧以堆供电见长的中低端主板恐怕不会在有什么生存空间了。
最后再来谈谈很多用户心中的疑问,就是新平台主板价格一定会很高很高。实际上,第一批上市的P67产品就有很大量千元以下的选择,更不要说还有那些699元甚至599元的H67以及H61产品,1156除了低端可以超频,又剩下多少生存空间呢?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2 3楼 | |
内存:超频我依旧行 可以说这是非常幸好的事情,虽然1155平台对于CPU外频限制的非常死,但是却没有对内存的频率做任何的限制。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提高内存频率很直观的提高整机的性能。虽然说提高内存频率并不能给整机性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不过起码高一点是一点。
当然让笔者如此大力推荐高频内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内存市场的极度不景气。由于近期内存颗粒价格下滑的非常迅猛,导致哪怕是高频内存也卖不出什么价钱,跟整机预算相比仍然属于一个较少的值。
所以说在这种背景下,毫不犹豫的选择一些原本定位高端的内存,可以获得不错的性价比。要抓紧哦!等到颗粒市场景气了就来不及了! 硬盘:SATA 6G带来2大改变 然后我们来谈谈主板的SATA 6G以及硬盘,目前P67以及H67主板都附带了2个SATA 6G接口,不过很多用户都怀疑硬盘既然速度受限于机械设备,那么SATA 6G接口的意义何在呢?实际上有两点:那就是突发速率以及带宽极限。
突发速率主要出现在硬盘缓存被命中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硬盘自身的缓存越大,那么被命中的可能性就越高,在连续命中的情况下如果接口仅有SATA 3G那么速度会被限制在300MHz左右,可是缓存的实际速度会明显高于此,因此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
而带宽极限则主要出现于SSD上,主要是目前SATA 3G的性能已经难以满足SSD的带宽需求,所以进一步提高带宽也是提高性能的很好办法。
最后考虑到目前符合SATA 6G标准的硬盘已经不算少数,并且在价格方面也不算高,特为大家准备了一张表格,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3 4楼 | |
显卡:随意选择 无须担心 应该怎么说呢?其实显卡的选择与1155平台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显卡与主板是2个较为独立的个体,无论采用什么样子的显卡搭配什么样子的主板都不算错,那么为何还要写这页呢?其实在最高与最低两个方向,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说说的。
如果您想要使用2块诸如GTX580这种级别的显卡,那么1155平台所使用的PCI-E 8X可能会对性能带来一些小的损失,虽然说并不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差异,但是笔者认为使用如此高端的显卡,充足的PCI-E通道还是有必要的。
而如果您平时从不玩游戏,或者只是玩一些最简单的小游戏,那么应该使用1155平台自带的集成显卡(H67/H61主板),而不应该使用诸如210这种低端独立显卡。毕竟目前1155的集显无论是性能还是输出能力方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输于210这级别的产品,不比为了所谓的一个独显而去选择。要知道H67还拥有原生的DisplayPort接口,这是低端独显并不具备的呢! 光驱:USB存储设备使我愈发渺小 其实光驱这种东西,笔者很想说,如果你平时从来不看碟,或者没有通过光盘传输的大量数据,那么光驱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过对于那些需要购买光驱的用户,笔者还是要多说两句。
首先,P67芯片组对于IDE接口没有原生支持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从P67时代开始主板厂商已经大量放弃在主板上搭载桥接芯片用以支持IDE设备,所以那些指着用老光驱的用户,要么买个IDE to SATA或者IDE to USB的转接卡,要么直接扔掉吧。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越来越发现采用光盘保存数据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行为,而硬盘价格又在飞速下跌,采用更为稳妥的硬盘保存法成本并不会更高,但是操作起来更为简单。而且目前BD-ROM已经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蓝光光盘的价格也日趋成熟,所以说对于那些需要看片的用户,选择BD-ROM其实算值得。
最后来说说很多人害怕的装系统问题,目前无论是主板还是系统安装程序对于USB介质都有非常好的支持程度,甚至有的移动硬盘可以直接把ISO文件模拟为光盘,可以说5分钟时间轻松学会。再说笔者坚信,不会用USB设备装系统的人,就算给他光盘也是装的一塌糊涂,何必勉强呢?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5 5楼 | |
机箱:显卡越来越热 CPU越来越凉 其实这个趋势已经延续很多年了,这也是我们见惯不惯的一幕了。在机箱的选择上,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为显卡散热考虑。进入1155时代以来更是如此,毕竟1155平台把北桥全部集中到了CPU内部,主板上发热最大的南桥芯片仅有6.1W的功耗,哪怕是全被动散热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所以在机箱的选择上,给于显卡充足的冷空气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如果您使用的是一款较为高端的显卡,那么笔者建议在选择机箱时,一定要选择前下部和侧板下部可以安装风扇的产品,这两处的风扇可以有效给显卡带来大量冷空气,可以有效保证显卡在工作时的凉爽以及静音。
当然了,其实静音还是相对的,只要侧板有开孔,必然会导致噪音的流出,所以此时此刻最好选择一款侧板全部封闭的机箱,当然同时显卡散热也会成为较大的问题。所以说如果您真的打算用封闭式机箱搭配高端显卡,那一定要选择带有外抽效果的散热器,这样可以直接将热量通过PCI槽位排出机箱外,达到较好的静音效果。 电源:我的负担依旧 其实电源这一块,可以说1155平台并没有带来任何变化,对外的电力供应系统和需求的负载额度仍然保持着与1156平台相同的水平,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保证电源功率不太低就可以保证稳定运行。不过既然说到这里了,就给大家算算整套平台的功耗水平吧。
1155平台的南桥功耗仅有6.1W,其他功耗加起来也就仅有20W之多,4核心处理器TDP为95W,实际功耗要略低。也就是说如果你组装一套1155的集显平台,那么选择一款200W的电源就可以满足需求,而选择一款300W的电源就可以留出相当的余量,可以保证工作时的静音。
而如果选择显卡呢?一般用户选择都会在460/6850这一级别之上,570/6970这个级别之下,选择400W/500W电源,可以保证相当的余量。对于电源的选择这块其实不需要想的太多,选择一款400W-500W,达到80Plus白牌-铜牌标准(或者类似性能)。虽然说80Plus不是绝对的,不过起码通过80Plus的产品不会太差劲,也算是给众多消费者一个简单的选择标准。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6 6楼 | |
键鼠:用户为王 平台无视 然后来讲讲键鼠,这应该算是和1155平台最无关的东西了,笔者在这页也只是提一个观点,那就是用户感受为王,价格配比都可以无视。毕竟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核心硬件过期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快,将资金大量的投入核心硬件当中,很快就会贬值的一塌糊涂,可以说是极为不划算的选择。
而且iPad之类产品的出现为何能给传统的计算机行业带来如此大的震动?很大原因就在于其特别的操作方式。人们已经用惯了鼠标键盘,采用触摸以及重力感应的控制方式拥有更好的回馈感,这也是让那些对于设备依赖程度不高的用户纷纷叛逃。
这两年我们也可以纷纷在一些高端键鼠身上看到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思路。厂商除了提高性能指标以外,也在纷纷将键盘鼠标往多功能方向发展,而这些颠覆了传统功能的键鼠产品在用户熟练使用之后,的确可以给予用户更多更好的操作体验。 所以笔者想说,现在DIY已经不再是那个廉价的被DIY时代,而是个性的主动DIY时代,最为贴近用户的就是手,给你的手多点预算,你会明白什么叫做物有所值的。 显示器:1080时代你还用D-Sub吗 显示器这块,我们可以说迎来了一个1080p的时代,目前21.5寸的1080p面板价格仅为77美元(折合人民币507元),哪怕是成品显示器也拥有相当大量在800元以下的产品。可以说,如果你的预算不是过于拮据,不买台1080p显示器,怎么说得过去呢?
不过这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仍然有很多用户认为D-Sub线(有人称作VGA线)可以轻松满足1080p分辨率的需求,然后用了一阵认定是显示器买的太便宜所以效果太烂。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大家,对于1080p级别的分辨率,廉价D-Sub线缆是无法满足显示要求的,DVI接口可以说是必备的。
当然我们在购买过程中可能遇到开箱之后发现仅有D-Sub线缆的情况,实际上D-Sub线与DVI线的成本是非常相似的,可以与商家商议调换,一般都会答应消费者的请求。当然如果你选择了一款1080p但是没有DVI的显示器……笔者为你默哀…… 当然每次提到显示器笔者总要提两句,现在整个显示器已经回归到了一个技术寡头的年代,能够切出面板的仅有那么几家厂商,大家根本不用相信各个TN板显示器会有什么画质的区别,挑便宜的买就好了。 |
|
发表于 2011-01-21 18:26:29 7楼 | |
总结:变化很大 却不都来自1155 来做一个总结吧,其实可以看到,寥寥半年时间,整个DIY市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平台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新平台的出现总会带领着整个行业的进步。毕竟所有厂商都希望能够靠着Intel这棵大树多卖出点货去,所以也会挑附近的时候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愿望。
总的来说,1155时代攒机也就符合以下几点就好: CPU:1155很强大,预算合适就选它 希望能够对给那些想要购买一台1155平台主机的用户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在DIY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 评分:+经验 30 已有 3人参与评分展开 |
发表于 2011-01-22 17:39:17 8楼 | |
呵呵 1600*900的显示器还VGA着呢 估计短期内不会换了 不知道够用了不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2:37:44 9楼 | |
收藏了 慢慢看, 死者又一经典力作啊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2:48:06 10楼 | |
![]() ========================= 来支持下!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3:09:13 11楼 | |
支持下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3:15:35 12楼 | |
看完没有前排了![]()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3:19:13 13楼 | |
![]() ========================= 谢谢分享哈!学习了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2 23:47:28 14楼 | |
![]()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3 00:47:12 15楼 | |
![]() ========================= 写了博文记得密给我哈 |
|
发表于 2011-01-23 01:06:47 16楼 | |
![]() ========================= 编辑你好 请问1155在主板的选择上 如果我不需要那些特殊的功能 也不超频 可以选择 低端的 H67或P67 吗 ? 例如 用 I7 2600 搭配 ASUS P8H67-M LE 这种低端级别的 …… 供电会不够用吗 ? 请您告诉我 在不超频的情况下 I5 四核 I7 四核的 供电大概 【核心供电】有几相可以保证稳定使用 ? 另,像一线主板 例如华硕 它的主板都有 支持列表 里面哪怕是最低端的 H67 也会写着支持 像 I7 这种高端四核 请问华硕是做过相关的稳定性测试吗 ? 这种到底您推荐不推荐 ?毕竟真的价格差好多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3 10:07:07 17楼 | |
很精辟的论点!!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3 10:19:18 18楼 | |
支持好友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1-01-23 11:42:49 19楼 | |
![]() ========================= 不超频的话,目前600块的H67是可以满足i7-2600长时间满载的需求的。 厂商都会做稳定性测试的。 给你推荐块900的板子你可以看看,华擎的P67 Pro3。 |
|
发表于 2011-01-23 12:23:45 20楼 | |
![]() ========================= 谢谢啦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