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人说ATi Radeon X800Pro能像它的前辈Radeon 9800SE一样改头换面,有人说不能。
结果事实证明ATi的X800Pro又将夺下最具性价的显卡名号,因为它真的能修改。有传闻ATi Radeon X800Pro的修改成功率极高,又有传闻说它的修改成功率不高。
有玩者根据一些芯片上的编码来分门别类哪些批号的R420能修改哪些批号的R420不能修改,而这一切的一切又吊足了喜欢尝试自已动手的DIYer们的胃口。

我们在国内首次进行了一定范围的Radeon X800 Pro的收集与修改,并完成国内首家成功修改Radeon X800Pro的修改报告,这中间经历了比以往任何一款显卡的修改都要大得多的困难。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向大家介绍我们在修改中所碰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案。同时更大胆的做出了一些我们自已的推断,因为我们发现国外网站上所流传的一些修改方法和结论并不完全正确。
现在就让我们切入正题,看看属于中国人自已的Radeon X800 Pro修改全攻略,相信这对于喜欢DIY精神,或持币观望新一代性价比显卡的用户是一份不错的参考指南。
改造!Radeon X800Pro 16ppc破解管线
实际上ATi在R420上依然延续了R3x0上的管线屏蔽原理,通过驱动程序通过核心上特定两点之间的通路与断路来判断是否开启全部渲染管线,事实上由于新一代的R420内部是采用4x4的流水管线设计,ATi可以通过不同的屏蔽方案达到16pp/12pp/8pp甚至是4pp。不同的是R3x0是通过核心表面的电阻来连接这两个特定点,而R420则是直接导通核心下层金桥来连接的。

Radeon X800Pro核心照片

Radeon X800XT PE核心照片
从我们拍摄的Radeon X800XT PE的核心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几组金桥,在对比X8000Pro的核心照片后可以看到,两者的唯一区别则是在其中两个裸露的金属点间一个没有被激光切断,另一个则被激光切断。
似乎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断点重新连接上,来完成16条管线的激活,这对于熟悉Athlon XP和Duron破解的朋友可能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下面我们并不马上进入破解的步骤,还是请大家稍有耐心,先来看看我们在破解过程中的新发现。

X800XT PE核心右上角有五个外露金属点,其中一大四小,我们把它们分别编号为如图所示的A、B、C、D、E。之前更多的猜测认为:这五个金属点中A、B一组,C、D一组,如果A、B连通,C、D连通,那么则全部打开16条管线;如果A、B断开,C、D连通,那么则只打开12条管线。
但是在我们用万用表测量后发现,几个裸露的金属点并不是按照A、B一组,C、D一组连接,而有有着下面的连接方式:
Radeon X800XT PE核心上的A、B、C、D之间相互导通的,X800Pro核心上A、C、D之间是相互导通,B与其它之间断开。


两种硬件破解方法
也就是说只要把Radeon X800Pro核心表面的金属裸露点A、B之间进行连接,所得到的导通效果与连接B、C或者B、D是一样的,即能实现A、B、C、D之间全部相互导通,因为A、C、D之间本身已经导通。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B、C之间相隔较远,因此我们将连接的方式圈定为A、B或者B、D。
我们起初试图用2B铅笔来对金桥进行连接,因为这种方法对于玩家来说最为方便,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工具,但是结果是另人失望的。 因为核心表面非常光滑附着力相当差,并且A、B、C、D四个金属点均低于PCB表面,难以和涂抹上的碳素很好的接触,用铅笔连接A、B点后,启动系统无法识别显卡,用ATi Tools查看则竟然显示奇怪的0条管线,所以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导电银漆来连接金属点。

北京知春电子城130元购买的银漆笔
破解方法一:连接A、B金桥
1、拆解Radeon X800Pro显卡的散热器

颗螺丝固定这整个散热器
2、用涂改液将A、B之间激光灼刻的沟填平
拆下散热器后就可以看到,Radeon X800Pro的显示核心,找到右上角的5个金属点开始准备动手。
首先用涂改液轻将A、B点之间的凹沟填平。整个过程于此前Athlon XP破解被频的方法一样,具体过程这里就不在重述,不过提醒玩家的是X800Pro核心上两个金属点之间的距离比Athlon XP CPU上的金桥更小,操作要更仔细。

用涂改液填平A、B点之间的凹沟,为后面用银油连接做铺垫
3、用导电银漆笔或导电银漆连接A、B金属点

用银漆将A、B点覆盖
4、大约3分钟后,待银漆风干,安装好散热器
开机用ATi Tools查看管线数目,如果显示“16”,则说明修改成功!
破解方法二:连接B、D金桥
1、拆解Radeon X800Pro显卡的散热器

三颗螺丝固定这整个散热器
2、剪一段合适大小的透明胶条,将E点覆盖
用剪刀裁下一块儿透明胶条,将E点覆盖住。注意之要覆盖E点,不要太宽,也不要太窄,只要将E点完全覆盖就可以,不要遮盖到需要连通的B、D点。

3、用导电银漆笔或导电银漆连接B、D金属点

用银漆覆盖B、D点,注意不要碰到下放的电阻和上方的A、C点。等待银漆干透后揭下覆盖E点的透明胶条,如果上图。
4、大约3分钟后,待银漆风干,安装好散热器
开机用ATi Tools查看管线数目,如果显示“16”,则说明修改成功!
注意:在这里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刷新BIOS的工作,就可以完成对Radeon X800Pro的破解。
实际上刷新BIOS仅仅是起到一个修改并不重要的BIOS ID的效果,而显示核心的ASIC ID并不能得到修改,因此驱动程序也不会直接将Radeon X800Pro识别为X800XT PE。
如果进行刷新BIOS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目前Radeon X800XT PE均为带有VIVO功能的版本,BIOS中也进行相应的支持,而多数X800Pro并不带有VIVO功能,因此刷新X800XT PE的BIOS会造成驱动对Rage Theater芯片信息的识别错误,因为BIOS中存在Rage Theater芯片的信息,而实际上硬件并不匹配,所以硬件设备中会始终显示一个烦人的惊叹号。
完成修改后,核心已经是16条渲染管线,而频率还是在Radeon X800Pro的475MHz/450MHz上,要想达到完全与X800XT PE完全相同的效果,后面还需要我们进行OC工作。
破解是否成功的检测
检测Radeon X800Pro破解是否成功的最简单办法则是使用ATI Tools来查看渲染管线的数目。默认情况下Radeon X800Pro显示为12条,如果修改成功则显示16条。
然后我们仍可以使用一些老法来检验改造的效果,如果运行ATi的Ruby Demo,另外也可以运行实际的3D游戏进行改造稳定性的验证。

Active Pipelines则是显示当前已激活的管线数目
即使为改造后的Radeon X800Pro刷新X800XT PE的BIOS,驱动也不会将X800Pro识别成X800XT PE,因为驱动程序需要BIOS ID和ASIC ID一致才可以加载正确的驱动,而在R420核心上ATi通过硬件来设定的ASIC ID是不可以修改的。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X800Pro破解后ASIC ID(也就是Device ID仍然是4A49,而X800XT PE则是4A50)
不过对于一些读者非要想将显示设备中Radeon X800Pro显示改为X800XT PE有什么办法呢?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只要通过下面的步骤强制更新驱动程序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把戏”,因为只要一查看适配器的显示面板,Radeon X800Pro核心的真实面目又露了出来。

在硬件属性面板中选择更新显卡驱动程序


然后选择第二项:手动寻找驱动程序

强制加载Radeon X800 XT PE的驱动程序

OK,现在来看看显示属性面板,Raden X800 XT PE彻底达成!

不过查看适配器属性,X800Pro核心的真实面目又露了出来
改造部分的总结:
实际上Radeon X800Pro的改造并没有让我们象9500发现可改后那样兴奋,一方面是因为X800Pro仍具有4000元左右的高价位,另一方面则是修改后的性能提升幅度也没9500破解后提升比例大。
不过,DIYer毕竟是DIYer,Radeon X800Pro可改的发现还是为很多“A饭”再次注入了兴奋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硬件媒体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根据我们破解的情况和从网上搜集的其它人对Radeon X800Pro的破解情况,我们还难以从表面上非常准确的识别出哪些可以修改,哪些不能修改。不过,我们还是从中发现的一些规律。
下面先来看看我们搜集到的修改成功的和没有修改Radeon X800Pro核心编号。

从上表来看,前几天国外网站前几天推测的第二行编号为“XXXX.1”可改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我们改成功的那片则是“XXXX.5”结尾的。
下面我们将目光移到低三行的生产日期编号上来,可以看到第14周生产的Radeon X800Pro核心最多,它们的修改成功率是0%,而第16周生产的X800Pro核心修改成功率是100%。
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条件下,我们认为第16周生产的X800Pro核心修改成功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