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2-23 21:36:59 楼主 | |||
freshairs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 1000 可用分 50 分专家分!
http://www.itxian.com/2004/10-8/144228.html 全文在上面 菜鸟学习』CPU专题报道
CPU基础篇 CPU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内部有几千万个到几亿个晶体管元件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电路,其中包括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和总线(包括数据、控制、地址总线)等。它通过指令来进行运算和控制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元件。 现在使用最多的CPU有Intel和AMD(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最初的是16位处理器,从386开始到了32位处理器,而且后来的32位处理器能够运行在16位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指令,就统称为x86系列处理器。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CPU的技术指标和一些特点。 1、字长 CPU的字长通常是指其数据总线宽度,二进制单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少位处理器,是CPU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处理器能够处理的数据宽度、精度和速度等。现在的处理器内部数据线为32位,而外部数据线为64位,我们仍称它为32位的处理器,它只是以64位方式与内存交换数据。而AMD最新推出的Athlon 64,它的内部总线为64位,是真正意义上的64位处理器。 2、主频率 CPU的主频率是指CPU的工作时钟频率,单位为Hz,而现在的CPU的单位都是GHz(1MHz=1000Hz,1GHz=1000MHz),它是CPU速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标注在CPU的型号中,如Pentium4 2.4GHz,它的主频就为2.4GHz。CPU的输入时钟频率称为外频,常取为主板系统总线的频率,如P4一开始从133MHz到533MHz,一直到了现在的800MHz,CPU的内部倍频有×3×3.5×4×4.5×5,如一块外频为800MHz,倍频为×3的Pentium4 CPU,它的主频就为2.4GHz。 3、内部Cache 为了解决主机中低速内存与高速CPU的不匹配,加快CPU对内存的访问速度,采用了在CPU和内存间插入高速缓存器(Cache)的方法,开始的Cache是安装在主板上的,后来由于CPU内部的L1和L2 Cache采用了高速带宽总线,要比芯片外的L2 Cache快得多,效率也高得多,而且能同步运行在CPU的主频上,所以逐渐代替了外部的Cache,成为了现在的主流。在Intel最新推出的Pentium4 Extreme Edition,加入了高达2M L3 Cache,使处理器访问内存的速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4、超线程 超线程(Hyper Threading)技术是Intel开发出来的应用在P4处理器上的技术,它允许在单个P4处理器上同时执行2个线程(或软件程序的一部分)。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 Professional)可将一个物理P4处理器"看作"两个虚拟处理器。通过利用其它闲置资源,在多任务环境中,含超线程技术的P4处理器可使现有软件实现明显的性能提升,无需修改代码。 CPU速度上的提升,以及技术上的不断更新,让我们体会到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感。AMD推出的64位处理器意味着64位处理器时代即将到来,预计今年将要推出的Pentium5,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得体验呢? 什么是总线: 为了使构成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成为一个可工作的系统,必须把它们按某种方式有组织地连接在一起,总线(BUS)就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在微机中,有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两类:内部总线是指CPU内部之间的连接;外部总线是指CPU 与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日常所说的总线一般指的是外部总线,按其功能的不同,总线分为三种: 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
原作者:赵鑫 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 E. Moore博士在1965年提出: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3年会提高4倍,而加工特征尺寸缩小2倍,称为摩尔定律;迄止今日,时间已悠然飘逝了37年…… Intel公司在1971年11月15日推出了世界上首颗微处理器——4004,随后Intel又推出了8位的8008/8085,其中79年推出的8088首次被IBM的PC机所采用,在8088之后,Intel又相继发布了16位的8086/80286,32位的80386/80486(也称i486),直到后来被大家所熟悉的Pentium(80586)、Pentium MMX、Pentium II,直到今天的Pentium III、Pentium 4,64位的Itanium,乃至Northwood,摩尔定律无不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佐证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在80年代末,全球新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大飞跃时期。此时,微处理器领域已入佳境。Intel以时代的引领者的姿态领跑微处理器市场。1992年10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第十届PC用户大会上,Intel时任CEO安德鲁.葛洛夫正式宣布Intel第五代处理器被命名Pentium,而不是之前大家预计的586,这出乎许多人预料,因为Intel之前的386、486系列产品性能出众,但AMD与Cyrix生产的处理器也以这些数字命名, Intel虽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按照商标注册法,纯数字是不能用作商标名称。以Pentium为新时期的标志,微处理器领域进入全新一轮群雄纷戈的乱世之争。数十年来,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核心技术抑或市场战略,Intel从来都是风头无两。AMD、Cyrix乃至Motorola等虽在各个时期都有过自己的绝活与辉煌,但终究难以撼动Intel的龙头地位,而在今天,Cyrix已经无法即时跟上高主频处理器更快的研发步伐,而势渐趋微!煌煌高堂,能者居之,随着岁月流逝物竞天择,有多少豪侠勇者因流于平庸而淡出江湖……但名榜于往日的那些成就始终不可遗没,一段段旧日的足迹,铸就了历史的今天,无论是辉煌,平庸还是失败。 Intel 产品 代号 说明 桌面CPU 服务器CPU 移动CPU 芯片组 其他 AMD 产品 代号 说明 5x86 此新闻共有5页 1 2 3 4 5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1-07-28 10:37:52 1楼 | |
挖坟 | |
发表于 2011-07-28 16:25:34 2楼 | |
我看看了 学习啦 | |
发表于 2011-07-28 20:57:42 3楼 | |
学习了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