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7-09-13 19:28:38 楼主 | |
2007-09-13 23:40:58 hjwmm花脚蚊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50经验:)
微距摄影以肉眼通常难以达到的视角观察世界,描摹出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很多朋友想尝试微距摄影,为此我们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汇集成此文。
本文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微距的世界很精彩——网友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微距摄影的概念
对配置DSLR微距系统的一点理解与心得
镜头倒接拍微距
微距摄影注意事项
植物微距摄影高手秘技
一、微距的世界很精彩——网友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 ![]()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07-09-13 19:29:31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1:20 4楼 | |
四、镜头倒接拍微距
【本节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原图片作者不详】
顾名思义,“镜头倒接”就是将镜头反向,将原来的镜头外端连接到机身上,原镜头接口端对着被摄物体。由于镜头光路反向,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放大比,是获得微距效果的“廉价”方式。
要将镜头反接到机身上,需要一些附件,就是特制的接环。本节以尼康D70s机身,反接尼康50mm标头为例说明镜头反接的方法。
反接镜头所要用到的附件——转接环 BR-2A:用来连接机身和想要倒接的镜头。它的一侧是尼康F卡口(公头),可以扣入尼康机身,另一侧是52mm的螺纹(公头),可以链接镜头滤镜接口。它仅能倒接口径为52mm的镜头,而其它口径的镜头需要再经转接。 BR3的作用与BR-2A它的两侧也分别是尼康F卡口和52mm螺纹,但都是母头,卡口侧用于链接镜头,螺纹侧可再链接其它镜片。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2:06 5楼 | |
将BR-2A卡入D70s机身 将50mm标头倒接到BR-2A上 将BR3卡接到镜头原接口位置 可以再加UV镜等 最终的结构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UV镜可以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但由于微距拍摄时对焦距离很近,UV镜可能影响成像效果,所以建议在拍摄时去掉UV镜。 附:使用BR-2A倒接镜头时,不同焦距镜头的放大倍率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2:58 6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3:35 7楼 | |
(2)正确选择对焦位置: 我们都知道微距摄影的景深非常小,无论镜头焦距是多大,在1:2的放大倍率下,f22对应的景深大约只有6mm;而1:1时f22对应的景深只有2mm。所以在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胶片平面(相机后背)平行――请注意“焦平面”和“胶平面”的区别。比较简单的情况,比如拍摄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保险的办法是把机背调整至与翅面平行,这种情况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拥有足够的景深(视具体放大倍率而定)。 焦点位置的选择实际上应该是拍摄过程中耗时最多的一个过程,经过精心的选择,图片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当然,焦点位置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蝴蝶也可以从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这里的准则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现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胶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有景深预测功能的机身这时候就发挥用处了,虽然预测的效果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是至少能给你一个参考。 (3)拍摄昆虫时,尽量把头部和眼睛的细节特征表现出来: 和拍摄人像一样,如果主体的眼睛没有合焦,整张片子就显得缺少了神采。不过要使昆虫的复眼清晰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昆虫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大家不用笑,这个是事实,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头尾的方向都会搞错。拥有一定的自然生物知识是拍摄好生态照片的保证,相比一些西方国家,我们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其次,昆虫的复眼大多不是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成球形、肾形等等,在景深已经非常小的情况下,把这种立体结构表现清楚并不容易。昆虫的复眼一般也并不在身体的轴线上,所以如何选择焦平面的确很头疼。以蝗虫为例,如果从侧面拍摄,焦平面应该选择在凸出复眼的最高点和身体轴线之间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前、后景深的空间,使得尽量多的细节落在景深内。这个小技巧需要实际练习才能掌握。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4:04 8楼 | |
(4)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 前面提到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很“硬”的阳光直射,一方面反转片的宽容度比较小,较强的太阳光容易产生高反差,超出宽容度的范围,应该有的细节都被抹掉了。另一方面,直射光容易在光滑表面产生强反光,局部的高光不但没有细节,而且容易产生刺眼的感觉,破坏片子的整体效果。所以在拍摄微距时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控制光的质量。比较之下,散射光能够产生最好的效果,使整个画面被均匀照亮。 在直射阳光下,可以使用柔光板或者伞进行散射,对于微距来说并不需要很大的遮挡面积,一块很小的柔光板就足够了,携带起来也很方便。大多数微距摄影是在多云的天气或者树荫下进行的。这种情况下,一块琥珀滤镜(81系列)可以帮助过滤掉那种不讨人喜欢的蓝灰色调,使红色调的东西更鲜艳。 在拍摄具有光滑表面的物体时,比如甲虫,或者表面有蜡质的植物,如杜鹃、夹竹桃等,要小心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很容易产生局部高光。最好将闪光灯的补偿指数减小2-3档,并注意闪光入射的角度。 很多情况下,被摄物背光一面的细节不容易表现出来,甚至会产生讨厌的阴影,这时候可以在相应的位置用反光板补光,不仅可以点亮局部,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反光板的类型来改变局部的色调。我个人比较喜欢使用金色或者金银混色的反光板,因为暖色调的东西总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这点对于经常在清晨林荫下拍摄的朋友也许比较有帮助。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4:31 9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4:58 10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5:26 1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5:53 1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38:28 1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13 19:52:00 14楼 | |
收藏了,慢慢研究~~~~~~ | |
发表于 2007-09-13 20:01:36 15楼 | |
收藏了谢谢 | |
个性签名:
|
发表于 2007-09-14 01:48:44 16楼 | |
![]() ========================= 学习了 |
|
发表于 2007-09-14 09:10:01 17楼 | |
![]() ========================= 多谢大哥一直以来的支持 |
|
发表于 2007-09-20 14:50:04 1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09-20 14:50:12 19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7-10-15 18:09:53 20楼 | |
不错,收藏下来研究一下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