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0-27 17:59:11 楼主 | |
凡尘光影 把此贴设为精华,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美的北极风光人文大作!
谢谢。。。。。。。。。。。。。 评分:+Z金豆 575 已有 119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6-10-27 18:14:00 最赞回复NO.1 5楼 | |
摄影人向往的拍摄圣地---北极 ,如此风云多变的独特天气,如此色彩醒目的北欧独特建筑,老师这组作品:拍摄位置的选择可谓匠心:从不同位置表现北极雪原舒展流畅的线条;从正面、侧面表现北欧建筑的色彩。拍摄角度的多变可谓别致:或居高临下表现北极大地的辽阔;或平视、仰视彰显小景的伟岸。拍摄景别的的舍去可谓精心:从远景中表达了北极的地貌特征,特写、近景突出了强烈质感。老师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整辑作品的色彩、光影捕捉独特到位,摄影技巧之娴熟,建筑构图巧妙独到,每张作品都是如此的完美,作品的组合和编辑是那么的认真、有智慧,无不体现了摄者深厚的美学功力和摄影技能,充满了老师的心血和热情,真是来之不易,令人钦佩。 看着美图,欣赏着优雅的乐曲,令人心情舒畅。从作品中我们体会琢磨着老师的创作过程,想象着实地的场景,真是受益匪浅!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美的北极风光人文大作! 恭喜老师的作品再一次被中关村首页选中展示: 再过二十天老师又要乘坐豪华邮轮到南太平洋拍摄,拍摄时间为46天。我们大家期待老师南太平洋的大作! |
|
发表于 2016-10-27 19:01:26 最赞回复NO.2 37楼 | |
墓穴的十字架的正面一律都朝着东方!—不禁想起一部八十年代电影中,南洋女们对日本失望——“所有的墓都背向日本而建”!…… 地老和照片中的老太太的故事非常温馨! 尤其是“我又担心她收不到,我从拍摄片子的GPS坐标上仔细复核了她家的位置和具体邮寄地址。”——令人动容! 祝地老南太平洋航程顺利,佳片连连! |
|
发表于 2016-10-27 18:00:12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30 已有 6人参与评分展开 |
发表于 2016-10-27 18:00:21 2楼 | |
非常感谢老朋友凡尘在百忙之中写下如此专业的点评。 在中关村里,我们之间的交往是最多的,我的外出行程以及拍摄题材,回国后的后期整理,常常是没有发稿前,您就已经在精心看新片了,并提出坦诚的修改建议,有了这些交流,精致的成片就有了保障。旁观者清,我深有体会。 挚友间没有功利色彩,有的就是提高再提高。这样的朋友间的关系十分的纯净。 摄影无止境,不光是嘴上说说的,在拍摄前和拍摄后都有一个意念和目标。我们都有自己的主业,摄影则是业余兴趣爱好。 纵观国内国外的优秀摄影作品,常常会使自己乱了方寸。 就风光片来说,涉足的地域越宽广,好片子出现的几率当然会多。其实,有时并不是自己拍摄的有多好,而是题材另类,很生门,读者没去过,看到认真拍摄的图片,自然会觉得新鲜,由衷的会喊出好来。天天在上海拍摄光影下的外滩,就会认为太眼熟,审美就会饱和,没那么冲动了,好片也会觉得很平淡。 去了极地拍摄,由于空气的通透,景色新颖,就是手机拍摄也能成片,如不是为了商业用途,用于网络发片足矣。带着专业器材去拍摄是为了网上发片,花费的财力、精力就很不对称。 近些年,在国内,北至新疆,西到川西入藏,有大批的摄影团队,日夜兼程,辛苦拍摄。在中国已是一支支流动的突击队,现在有分支到了拍摄鸟类的大军中去了,十分的辛苦。 再说说人文片,许多人文拍摄忽略了人文环境。有一时期青睐于用广角近距离的拍摄人物的表情和细节,尤其对少数民族中的藏民几乎贴着脸拍摄,造成了不必要的民族纠纷。人文片似乎一定要拍成苦大仇深才算是挖掘内涵,这都是走偏了。 我在主观上坚持原创,不去移花接木。创意不是简单的拼凑,要有严格的光逻辑和实物逻辑,这点上理解不透,谬误百出还不如不去创作。 许多视角在常态化的摄影中是做不到的,比如航拍和水下摄影,这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器械,我们是在六面体的空间里生存,能把在立体空间里把平面视觉拍好就已经是上上好了。 我这次的北极探险摄影,冠以的标题很大,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注定不会有巨大收获,只是开开眼界,抓紧一切机会,能拍多少尽量收入囊中。 在因纽特原住民生活的村庄。费尽心机拍摄了与人文题材挂一点边的片子。墓地的拍摄,在与老太太第二次见面后我又去了,还是我去过的那片墓地,GPS导航我不会错。那时海雾弥漫,对于一般摄影爱好者来说,能见度很低,只能收起相机,回冲锋舟登船了。我站在墓地中,觉得真正开拍的绝好机会到来了,这就是我要的光影!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纪录片展示的场景效果就是这样的神秘莫测。如果说来到格陵兰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在墓地中拍摄的将近3000张图片是我很满意的片子。应了那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今日不期而遇;天使然也!” 问好!紧紧握手! 地理探索 评分:+经验 25 已有 5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00:34 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20 已有 4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00:55 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11 已有 3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14:00 5楼 | |
摄影人向往的拍摄圣地---北极 ,如此风云多变的独特天气,如此色彩醒目的北欧独特建筑,老师这组作品:拍摄位置的选择可谓匠心:从不同位置表现北极雪原舒展流畅的线条;从正面、侧面表现北欧建筑的色彩。拍摄角度的多变可谓别致:或居高临下表现北极大地的辽阔;或平视、仰视彰显小景的伟岸。拍摄景别的的舍去可谓精心:从远景中表达了北极的地貌特征,特写、近景突出了强烈质感。老师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整辑作品的色彩、光影捕捉独特到位,摄影技巧之娴熟,建筑构图巧妙独到,每张作品都是如此的完美,作品的组合和编辑是那么的认真、有智慧,无不体现了摄者深厚的美学功力和摄影技能,充满了老师的心血和热情,真是来之不易,令人钦佩。 看着美图,欣赏着优雅的乐曲,令人心情舒畅。从作品中我们体会琢磨着老师的创作过程,想象着实地的场景,真是受益匪浅!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美的北极风光人文大作! 恭喜老师的作品再一次被中关村首页选中展示: 再过二十天老师又要乘坐豪华邮轮到南太平洋拍摄,拍摄时间为46天。我们大家期待老师南太平洋的大作! 评分:+经验 105 已有 2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21:12 6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90 已有 18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21:53 7楼 | |
通过地理老师的镜头,让我知道了北极不光有冰川,极光,北极熊,原来还有一群神秘的因纽特人,还有这么美好的北极小村庄,他们勤劳勇敢而坚强,这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非常难得而珍贵的一组照片,精彩的人文摄影,充满了艺术性,并且意外地读取了一个无比感人的故事,地理老师,您真让我感动!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并难以想象那位因纽特老太太收到照片后该是多么的喜悦和激动, 非常感谢地理老师带来的一组这么美好的照片,祝您继续探索世界游一切顺利,多保重! 评分:+经验 70 已有 14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25:21 8楼 | |
童话般的景色,幽美般的纪实,精美细腻精彩,学习欣赏您的精品佳作!
评分:+经验 15 已有 3人参与评分展开 |
|
个性签名:修心养性。。。强身健体。。。
|
发表于 2016-10-27 18:33:07 9楼 | |
视野开阔、清晰细腻、气势恢弘、雄浑壮美,感受摄影的魅力。
评分:+经验 1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35:24 10楼 | |
感人的篇序,惊人的毅力,寒冷中的暖调烘托气氛,犹如身临其境,非常精彩,感谢地理老师分享,也感谢无私的指点!祝您身体健康,摄影快乐,问好了! 评分:+经验 1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41:15 11楼 | |
北极圈内,一个外人很难到达的小村庄,在这样的地方,除了环境条件恶劣外,物资的匮乏也是可想而知的,真为原住民 的顽强而折服。同时也为老友对摄影的执著追求而感动,越是无人企及的地方,越具有诱人的魅力。谢谢老友奉献出一组极具 感染力的精品力作 ! 评分:+经验 1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45:01 12楼 | |
欣赏中.......
评分:+经验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3:52 13楼 | |
精彩的开篇与音乐!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5:07 14楼 | |
精彩大气!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5:23 15楼 | |
冰川!!!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5:36 16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评分:+经验 30 已有 6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5:59 17楼 | |
居住地,很现代!像是活动房!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6:43 18楼 | |
傍海居住!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7:34 19楼 | |
色调极美!! | |
发表于 2016-10-27 18:57:49 20楼 | |
通讯很发达!!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