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2-24 12:10:22 楼主 | |
1,电池。各种电池在低温下,一方面电能消耗加快,另一方面是电能无法全部释放,多备电池是必须的。相比之下,锂电池比镍氢电池好,镍镉的更差一点。可以用两块电池,一块放相机里,另一块电池放怀里暖着,这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办法。 2,室外。低温下会出现很多不测的事。如果你用胶片相机,一定要手轻,那卷片轮芯不管是什么材质,在低温下都可能变脆,特别是有些老式单反相机,卷片轮芯是反转的,用力太猛了,胶片和芯上爪片可能会拉断。特别注意的是,由口呼出的哈气凝结的微小水珠,很可能影响纵走钢片快门的释放。 拆卸镜头时动作轻一点,注意别把雪粒带入机身。数码相机可能更要注意机身后的大型LED显示屏。在室外拍完请把相机放入相机包里,或者是挂在脖子上塞怀里,要注意镜头在怀里容易上霜。 弄一个相机用的小棉袄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3,结霜。东北话有时说是“出汗”,就是低温的物件从室外拿进室内,在物件表面会凝结霜或露。这些水分几乎全部来自室内空气。如果不加措施地把相机带入室内,相机外壳表面和镜头表面会结霜,甚至是机身内的构件如CCD表面、镜头内组镜片都会产生凝霜。要尽量少接触室内的空气,进门前把相机放入密封性比较好的摄影包,或套上隔绝空气的袋子,如塑料袋、保鲜膜,待数小时后相机与室内温差小了再取出来。还有个办法,就是把相机放摄影包里扔门外,如果是数码,也可以只拆下电池和存储卡。这是当年很多玩机械相机的大胆办法。 4,室内。如果相机已经结霜,请不要管它了,扔在一边,让相机“哭”透了就好了。这时不要试图擦镜头或换镜头,机身内部的霜仍然很大,而拆换镜头更会增加相机内接触湿气的。 5,辅件。三脚架就扔外面吧,金属的结霜更严重。可能关节上的润滑油会冻住,无所谓,捂一捂就行。那些低档的架子,零件有尼龙塑料的,要小心别按碎了。如果在室外不用的辅件,就别背在摄影 包里。 6,其他。低温下液晶板反应都迟缓,有时甚至五颜六色,暖过来就好了。想拍出大面积冰雪的白,要加曝光量的。别以为所谓专业冲锋衣户外鞋是万能的,还是找件厚羽绒服棉鞋啥的。 除了这些好象要说的太多,整不过来了。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0-12-24 12:31:28 1楼 | |
![]() ========================= 很实用! |
|
发表于 2010-12-24 16:47:10 2楼 | |
![]() ========================= 实用的教程! 感谢好友转帖! |
|
发表于 2010-12-24 17:00:34 3楼 | |
![]() ========================= 谢谢转贴分享! |
|
发表于 2010-12-24 21:29:22 4楼 | |
感谢分享,学习了。 | |
发表于 2010-12-27 10:48:14 5楼 | |
![]() ========================= 我觉得应该对在东北户外的朋友有帮助,所以就转载了 |
|
发表于 2010-12-28 14:05:34 6楼 | |
我是东北的,感谢楼主转帖,学习了 | |
发表于 2010-12-28 14:56:43 7楼 | |
![]() ========================= 呵呵,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用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