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2-02-09 15:30:21 楼主 | |
风的故乡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50经验:详细的技术贴,讲解的非常好。学习,支持好友。
为了使以前非Sony的镜头能用在NEX上,可以使用转接环,如EOS-NEX环。这种环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调节光圈的,这样的话,镜头必须先在原来镜头所用相机上设好光圈值(根据矢口言者网友和我的试验,发现在佳能机器上设定的光圈无效,只能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另一类是可以调光圈的,通过转接环调节光圈值,以满足各种 需要,但这种环不能接APS-C镜头(此帖写得早,现在也有可接APS-C镜头的环了!)。如2P所示,左边装在EF 50/F1.4镜头上的是可调光圈的环,右边装在腾龙18-250/F3.5-6.3镜头(APS-C规格)上的是不可调光圈的环。 经过使用,发现使用起来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镜头自己的光圈值和环上的可调光圈的合并作用,最终的光圈倒底是多少?答案是可以自己估算! 请看1P,自己可用尺子(最好用游标卡尺)将光阑(光圈在光学上称为光阑)的直径量出,分别对孔径全开,开一半,开四分之一,开八分之一......在调节环上做出标记,相当于光阑面积为1,1/4,1/16,1/64......。如果镜头上光圈为1.4,那么相应等效的综合光圈为F1.4,F2.8,F5.6,F11......(注意,这种方法只能粗略估计,不准确,由于各种原因光量有损失,所以综合光圈要小一些,例如对于EF50 1.4,上面这组数变为F2.0,F3.6,F7.2,F14......;具体方法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2)可调光圈的转接环即使全开,其孔径也比不可调光圈的转接环小很多,这样很容易阻挡光线,形成暗角。例如,前面图中不可调光圈的孔径41mm,而可调的孔径最大为24mm。如果镜头最后一块镜片的直径大于24mm,就易产生暗角或达不到最大光圈值,如佳能百微、EF 28-135 等。 (3) 现在实际上有了两道光阑,一道在镜头上,一道在转接环上,在光学上看并不是合理的设计。即使镜头的最后一块镜片直径不大于24mm,如果镜头短(如EF 50 1.4),不易产生暗角(见3P、4P、5P、6P),镜头长,又没有把环上的光阑全打开,也会产生暗角(见10P,11P)。 下面用图说明之。 1P 带有光圈调节环的EOS-NEX转接环 2P 左边是佳能EF 50/1.4镜头装在可调光圈的环上,右边是腾龙镜头装在不可调光圈的环上
3P-6P 表示可调光圈的环可以使EF 50/1.4镜头改变光圈,获得所需的分辨率和景深。起了相当于此镜头装在佳能相机上一样的效果。 3P EF 50/1.4 镜头在综合光圈F2.0时,景深浅,但分辨率较差 4P EF 50/1.4 镜头在综合光圈F3.6时,分辨率好,景深要大一些
Jupiter镜头是M42的,可用M42-Nex转接环,这里用M42_EOS环+EOS_NEX环组合,目的是为了看看可调光圈环的作用。 9P 转接环光圈面积缩小到1/4时,镜头上即使光圈F3.5(综合起来相当于F7.0),也出现暗角(用测试图做拍摄物,看起来更明显) 11P 上图情况用测试图可以看得更清楚 结论:对于镜筒较短且最后一块镜片直径不大于24mm的镜头,使用可调光圈转接环可以调节通光量和景深;对于其他镜头,没有必要用可调光圈环,即使用了,也很容易产生暗角。 具体说来,像EF 50/1.4,EF 50/1.8 这样大小的镜头,可以用可调光圈环;对于中长焦变焦镜头,最好不用这种又贵又会产生暗角的环。 补充:(1)2012年11月1日,发现在这种可调光圈的转接环上再加一个较薄的近摄接圈,就可以转接APS-C型镜头,不过拍摄物距只能在1m以内,但可调光圈,特别适合花卉和微距拍摄。见http://dcwww.cpsconcerts.com/85/167_847830.html (2)2012年11月15日,市场上新出一种可用于EF-S镜头的EF-S到NEX的可调光圈转接环,也能接EF镜头。 评分:+Z金豆 80 已有 8人参与评分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2-02-16 15:29:56 1楼 | |
真是学技术的,真是好专业哦!俺们在这方面还是很青涩,努力的方向是看懂它。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