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9-05-27 12:26:12 楼主 | |
看了大家都感兴趣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也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1、高ISO的低噪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对要求图像质量的摄影者是尽可能的不用高ISO,高ISO也就是自己拍摄的一种暗光下的备选而不是一定要用。高质量的照片还是首选尽力提高光源。对高级和定级135类型的单反高ISO有噱头,但是对要求更高的中画幅来说,高ISO就是个病态。因为胶片时代大家用的就不超过ISO100的胶片,ISO400对135机都是体育摄影用的,拍摄人像也要用ISO100、50的。好的中画幅数码ISO也就是80。我拍摄人像也都是尽量用100、200,我对高ISO下的噪点处理能力关注但不过多的做非考虑的点。
2、对噪点的处理,CCD、CMOS也重要但是确定用某个产品后就由图像处理器的算法决定其效果了。那么我认为索尼还没有掌握高水平控噪的算法是个可以接收的说法。可是还有一个可能是也有高水平的算法但是为了保持更多的暗区的灰度层次而取折衷的处理。我看更有这样的可能,因为A700、A900相机中都有动态降噪处理外的一个附加功能选择项,亮区增加细节的+1和暗区增加细节的+1、+2,从这里可以看到索尼对单反的顺应潮流不够以及瞻前顾后的考虑。
3、视频功能的有无更是个对单反来说是个画蛇添足的功能,我看很多厂家也是只在DC上坚决加上,在低级单反和中级单反上犹疑的试验用户的喜好度。起码高端单反就应该器有专用。我也不反对中、低端的单反设计这样的功能,但是我选择机身是根本不看有没有视频功能的,这个功能对我选择什么机身的影响力是零。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09-05-27 12:44:47 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05-27 14:45:12 2楼 | |
![]() |
|
发表于 2009-05-27 15:21:44 3楼 | |
![]() ========================= 在胶片时代,我只在剧院里抓拍买过两次200°的。 现在数码机时代,不是万不得意的情况下,不会用到400,我败小龙炮也是原因之其一。高ISO时即使没太多噪点,但图片也是粗糙的。同时认为,输出像素越大图片越粗糙,图片的输出像素我是能满足自己要求就尽量用最小的,一般情况下a350我固定S:3.5M。 视频功能的确是个画蛇添足,真正的摄影人是不需要的。真正需要的就买台摄像机,画质才有保证。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发表于 2009-05-27 15:31:40 4楼 | |
尼康先出视频功能的,因为尼康只做相机,没有摄像机业务
佳能跟风因为高清摄像机市场干不过索尼
索尼摄像机多牛呀,老大,所以根本不会让单反来影响它的业务,索尼产品线相当完善,各个产品之间有很好的接口
单反市场他们现在注重指标,例如销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380不再国内上市的原因,2个机器5000元一下,比尼康D5000和 佳能500D便宜, 自身修正了很多细节,非常合理的配置,所以销量不会少了。÷
我现在很期待索尼高端的产品,至少取景器里的对焦杠改成对焦框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呵呵。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09-05-27 20:50:05 5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05-27 21:44:16 6楼 | |
![]() ========================= 同意您的看法。 |
|
发表于 2009-05-27 22:55:19 7楼 | |
还是将我在那个帖子上的回复复制过来吧,以便讨论有针对性: “原来准备改行尼康D700或D5000,现在看来还是等一下,看看索尼新机是什么样。 如果索尼新机噪点控制能得到明显改进,ISO1600能不错,增加高清短片功能,快速对焦的实时取景和翻转屏得以保留,增加强力辅助对焦灯,改进除尘效果,增加网格线或其他水平监视装置等,还是升级索尼的,以免镜头作废。 ” 多听听,多看看,多想想,集思广益,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提高。 | |
发表于 2009-05-28 02:54:29 8楼 | |
![]() ========================= 因为230定位4千一下, 330定位5千一下 现在尼康佳能新机器都是5千以上,如果发布380,肯定也是5千以上才可以不跟自家产品230,330冲突影响。 但是索尼这3款都没有视频,因为同样5千以上,看起来缺少竞争力。因为就不发布380了。 |
|
发表于 2009-05-28 15:43:29 9楼 | |
![]() ========================= 长见识。 |
|
发表于 2009-05-28 16:04:26 10楼 | |
而且后期处理能够弥补一部分高iso降噪处理的缺陷,随着后期软件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等级单反机身的差异会进一步减小,剩下竞争可能就是镜头群、价格、外观、操作的问题了。 我对视频拍摄也不感兴趣。 | |
发表于 2009-05-31 12:31:29 11楼 | |
基本同意楼主的看法 提高照片质量光学设备首要考虑的,高iso无论是否降噪处理,画质都会损失。所以高iso是无奈的选择,而降噪处理无非就是“广谱磨皮”。sony放松了机内噪点的处理,在我看来不失为一种“厚道”,因为可以让使用者自己选择是降噪还是降低分辨率使用。因为高噪点的图像,降低分辨率使用会得到一种“锐利”的假相,也是一种使用方法。 不过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特高的iso(例如800以上)似乎还是有些用处的,因为抢拍暗光的物象,提高快门是关键。高的iso高颗粒所造成的画质损失与低速快门所造成的画面模糊,这两个方面互为抵消,你必须权衡折衷。因为后期降噪可以粉饰太平,在多数情况下高颗粒造成的损失似乎更可以接受。 视频我一直认为不是一个单反相机必备的功能。就像饭店里白送的开胃小菜,有也不反对。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