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0-27 08:58:58 楼主 | |
光影随行的峰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50经验好友们需要的透彻分析!感谢老师分享!
来源: 爱活网,作者 爱摄影 Photo 在索尼全幅微单正式发售前,摄影师Ron Scheffler有幸获得了a7预产机以及新镜头套装——包括蔡司Sonnar T* 35mm f/2.8、蔡司 Sonnar T* 55mm F1.8与 索尼28-70mm f/3.5–5.6 OSS FE的使用机会。他在有限的时间内测试了这台新的无反全幅机对于一些经典旁轴镜头的兼容情况。如果你打算把全画幅微单列入自己的采购清单,下面的测试值得一看。 首先,这里所呈现的照片并不是为了摄影艺术而拍摄。Ron Scheffler同学只有1.5小时的时间在一个阴天的早晨使用相机,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a7与旁轴镜头的兼容性究竟如何。 随后便是无限远对焦测试。为何要测试无限远对焦?因为当镜头于无限远对焦时,其背部的原件与传感器是最接近的,对于某些镜头的设计而言,此时光线将以非垂直角度到达传感器,如果传感器没有为这些镜头作优化则画质便会下降。表现为边缘色差与暗角。这种手段能避免优化问题,最原生的体现出镜头本身的优劣。 测试所使用的相机为a7预产机型,但除非索尼改变正式版a7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否则下面的测试结果不会有什么正式版/预产版的区别。 测试的镜头包括(按照焦段与最大光圈排序): Voigtlander Ultra Wide-Heliar 12mm f5.6 Aspherical (CV12) Voigtlander Super Wide-Heliar 15mm f4.5 Aspherical M (CV15) Leica Summilux-M 21mm f1.4 ASPH. (21 Lux) Zeiss Biogon T* 21mm f2.8 ZM (ZM21) Leica Super-Elmar-M 21mm f3.4 ASPH. (21 SEM) Leica Summicron-M 28mm f2 ASPH. (28 Cron)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2 Aspherical VM II (CV35) Canon 35mm f2.0 LTM (a lens from the late 50s-early 60s) Zeiss C Biogon T* 35mm f2.8 ZM (ZM35C) Sony Carl Zeiss Sonnar T* 35mm f2.8 (新镜头) Voigtlander Nokton classic 40mm f1.4 (CV40)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50 Lux ASPH) Canon 50mm f1.4 LTM (50-60年代的老镜头)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5 Aspherical LTM (CV50) Zeiss C Sonnar T* 50mm f1.5 ZM (ZM50C) Zeiss Planar T* 50mm f2 ZM (ZM50P) Sony Carl Zeiss Sonnar T* 55mm f1.8 (新镜头) Sony 28-70mm f3.5–5.6 OSS (新镜头) Leica Summarit-M 90mm f2.5 (90 Summarit) 测试场景包括从山上俯瞰市区,35mm与~50mm镜头虚化能力对比,以及使用50mm镜头拍摄树丛测试分辨率(由于时间与天气的限制测试中不包括LTM 50s,CV40,与索尼的变焦镜头)。 每一张照片都使用了三脚架、在ISO 400下定时2秒拍摄,所展现的照片都是机内jpeg直出,机内镜头校正(光晕、色散、畸变)是关闭了的,防止这些功能会在使用非原生镜头时也产生作用。ISO减噪也设为关闭,虽然作者怀疑它从来没有完全关闭过。相机被设定为手动对焦,每个镜头对焦时都采用11.7倍放大峰值对焦。 由于样张实在是太多,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不再转载,各位可以点击这里查看完整的样张列表(国内网络可正常访问,放心点)(须看原文)。 最终,作者发现,a7首发的镜头群中,仅有Sony Carl Zeiss Sonnar T* 55mm f1.8表现完美。而老的旁轴镜头转接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作者本来试图在Leica M9上使用同样的镜头拍摄同样的场景,这会给a7的测试样片提供参考对比,但时间并不充裕,而且作者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能够在M9上使用的旁轴镜头很多都不能在a7上正常使用,尤其是边缘暗角的问题。当将光圈缩到足够小时,部分镜头表现得还算不错,但有些则相当糟糕(ZM21,28 Cron),到了会让人觉得这些镜头是已经损坏了的地步。 Ron Scheffler大叔对老镜头转接a7的评价是:“希望这些旁轴镜头在a7R上能有更好的表现,a7上的测试结果有些令人失望。”对于索尼新的全幅系统而言,镜头的兼容性是个问题,未来的机型可能做得更好,但也可能更糟。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单反镜头与新款蔡司镜头在a7上的表现还算不错。 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评分:+Z金豆 70 已有 7人参与评分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3-10-27 11:09:59 1楼 | |
谢老师分享,与我分析的一样,因为A7的COMS没有向心倾斜的微透镜,在n7上不能用的镜头在A7上一定不能用.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发表于 2013-10-27 11:27:35 2楼 | |
由此可见在半画幅镜头中,有的有效像场大于半画幅CMOS,可基本达到全画幅CMOS的大小,也可挖掘出来用于A7r。 评分:+经验 20 已有 2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3-10-27 11:49:35 3楼 | |
老镜头儿 发表于 2013-10-27 11:09:59 谢老师分享,与我分析的一样,因为A7的COMS没有向心倾斜的微透镜,在n7上不能用的镜头在A7上一定不能用. |
|
发表于 2013-10-27 12:05:03 4楼 | |
![]() ========================= 谢谢好友分享自己的试镜结果。估计有问题的主要是一部分广角镜头。 |
|
发表于 2013-10-27 13:17:37 5楼 | |
摄影四年级生 发表于 2013-10-27 12:05:03 对 第3楼 cherrychen 说:=========================谢谢好友分享自己的试镜结果... |
|
发表于 2013-10-27 15:05:38 6楼 | |
谢谢好友分享 | |
发表于 2013-10-27 16:24:31 7楼 | |
我最想知道G28能否用于A7的全画幅模式,以及拍照的效果如何 | |
发表于 2013-10-27 16:38:10 8楼 | |
![]() ========================= 这恐怕要问老镜头版主了,他的G头最多。 |
|
发表于 2013-10-27 16:38:41 9楼 | |
![]() ========================= 谢谢好友支持。 |
|
发表于 2013-10-27 17:27:42 10楼 | |
摄影四年级生 发表于 2013-10-27 11:27:35 对 第1楼 老镜头儿 说:=========================谢镜版加分支持,最新消息,E... |
|
发表于 2013-10-27 18:13:17 11楼 | |
![]() ========================= 好友们需要的透彻分析!感谢老师分享!收藏学习! |
|
发表于 2013-10-28 07:29:04 12楼 | |
![]() ========================= 谢谢峰版加精,其实这是原作者的功劳。 |
|
发表于 2013-10-28 20:46:02 13楼 | |
虽然据说有五款镜头可用,但我觉得全画幅微单的镜头群还是过于单调了。这点,和差不多价位的尼康D600没法比,更何况,600也不是很重。谢谢老师的分享。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3-10-29 07:41:58 14楼 | |
![]() ========================= 好友说得很对。买A7或A7r要准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可心(指性能、价格都要满意)的镜头可用,目前只能用转接其他品牌的镜头来弥补。 评分:+经验 10 已有 1人参与评分展开 |
|
发表于 2013-10-29 18:39:57 15楼 | |
学习支持,版主辛苦了。 | |
发表于 2013-11-01 16:48:10 16楼 | |
柑橘☆柠檬 发表于 2013-10-28 20:46:02 虽然据说有五款镜头可用,但我觉得全画幅微单的镜头群还是过于单调了。这点,和差不多价位的尼康D600没法比...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3-11-01 18:12:31 17楼 | |
![]() ========================= 谢谢好友支持。 |
|
发表于 2013-11-01 18:13:12 18楼 | |
![]() ========================= 谢谢好友参与讨论,您的意见很有道理。 |
|
发表于 2013-11-01 19:19:17 19楼 | |
我不担心A7和A7r的镜头问题,佳能、索尼、尼康的庞大全画幅镜头群都是可考虑范围。现在需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心选择性价比好的镜头。有些镜头没必要上自动的,尤其是广角类镜头,往往2、3米外就是超焦距区,根本就不用考虑自动对焦的,选个把性价比好的广角,挑选余地很大。 | |
发表于 2013-11-01 19:28:23 20楼 | |
有网友认为选单反镜头配全幅微单,丧失了微单的体积优势。其实自使用nex微单一来,我从没感觉到其体积优势,这个体积不上不下,塞裤兜嫌大。我觉得真正的便携性优势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的重量比单反轻很多。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