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0-12-30 14:56:06 楼主 | |
朋友拿着新显卡上门,要我帮他安装一下。小事情~ 这里我也吐槽一下某些电商整机,用的神兽主板也算了(这款使用的是Dragon神兽板),竟然用2热管的散热器? 而且连鳍片带热管都弯了(向左倒伏),打开朋友主机的那一瞬间我都震惊了。 ▼ 这场面实惨!你见过自然弯成这样的散热器吗?反正我是第一次,不过凡事都可以用一句“又不是不能用”来混过去。 如果因为弯折,而让热管出现裂缝,那么热管里的冷却液很可能已经跑光了,想了想还是送了一个超频三 东海X4: 在安装这张RX5500XT之前,这里也拿这张显卡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AMD 的Radeon Softwave有没有针对显卡进行新的优化。 先说朋友B的情况 :正儿八经的端游玩的少,主玩还是用1080P显示器玩3A大作(说白了就是巫师三)可以不纠结一堆Nv网游优化。 用的平台是末代贵族B250 +i5 6500,而且本身的预算也够不到光追,所以备选的方案在GTX1660Super和RX5500XT 之间。 考虑到市面上RX580的矿纷纷过了质保期,这时候残值堪忧的情况下,RX5500XT在千元左右的性价比也开始显现。 这个预算实属身处光追的荒漠里,RDNA架构更新了计算单元,Radeon图像锐化技术也是能打。 简单说,千元出头的价位,市售的新款A卡或者N卡,喜欢买哪张区别不大,真正到有区分度还是从RX5700XT开始。 显卡的选择上,小伙子还算机灵,选择了华擎 RX5500XT Phantom Gaming,问了一下,看重华擎A卡的三年质保。 这里就要结合我的体验了,我之前买过某牌的RX480 4GB黑狼,进剑网3已开启特效电脑就直接断电黑屏,这也是我第一张挂掉的显卡(非矿)。 而且已经过保,走不了官方售后(PS.如果能修的记得联系我,我寄过去检测)。 很多时候延保第三年的成本加起来比前面2年都高,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保修期更长的显卡。 定位上, RX5500XT对位的Nv的GTX1660、GTX1660 Spuer,以及AMD的RX590,采用了7nm工艺,RDNA架构,优化了功耗。加上双风扇配置,尤其适合小机箱。 譬如这样:外观:对于RX5500XT这一性能的显卡,更适合它的场景是1080P分辨率下的游戏。 同时也由于制程工艺的提升,不再需要体积硕大的散热器,由此自然带来的一个属性是:显卡的体积可以做得比较迷你。 ▼ 显卡采用了黑白红的配色,其实这也是PG系列的一贯配色,就颜值而言确实不土(这点对于一干入门显卡而言很难得) 另外从散热器的正面可以看到银色的装饰部分形成一个“S”型的设计,大概率不是偶然: ▼ 华擎RX5500XT PG的侧面:外观上确实有花心思。 装过很多台这个价位的PC,RX5500XT我很熟悉,性能上的差异很难表现在体验上,但是颜值的差异很明显 ▼ 显卡的侧面有一个Phantom Gaming的ARGB LOGO,配合侧透机箱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 采用了单8pin供电,不得不提的是RX5500XT是A卡目前为止能耗比最强的一张显卡,这也是AMD到目前为止最接近NVIDIA的一次: ▼ 华擎RX5500XT PG的背面:采用了黑红配色的金属背板。同时也可以看到散热鳍片比背板要长一截 ▼ 这一方面源于RX5500XT的PCB没有必要做得那么长,而塞下双风扇又是相对主流的需求,这就使得散热器的长度超过了PCB的长度: ▼ 另外市面上有很多RTX3080,PCB也不长,但是做了背板超覆盖,而超出的位置做了部分镂空,使得这一区域的热交换更加高效,毕竟散热器热管末端是冷凝循环的关键。 测试平台: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处理器:intel i9 10900K 主板:华擎 Z490 Taichi 显卡:华擎 RX5500XT PG 内存: ZADAK SPARK 8GB×2 4133 MHz 硬盘:大华C900 PRO 512GB 电源:安钛克 HCG X850 Extreme 散热器:超频三 凌镜GI-CX360 ARGB ▼ 内存选择了ZADAK SPARK 8GB×2 4133MH,ZADAK是宇瞻的高端线,之前全球第一款华硕方案单根32GB的DDR4内存就是ZADAK推出的: ▼ ZADAK SPARK 支持铝合金外壳+ 立体式灯效: ▼ 电源则是安钛克HCG X850 Extreme(850W版本日常无货就很尴尬) Antec HCG系列为海韵FOCUS+方案,十年保修。在此基础上升级而来的HCG Extreme拥有更好的电气性能。 1. HCG Extreme 操作温度可达50度,代表电子零件需选用高一等级用料规格才能达到 2. +12V 杂讯降至30mV以下,比Focus+ 35mV更于优异 3. HCG Extreme 使用135mm FDB 风扇, 散热效益高于120mm FDB ,更加静音 ▼ 散热器为超频三 凌镜GI-CX360 ARGB 如果要稳定使用i9 10900K,建议散热器240起步,360最好(当然你要是上厚排就更棒) 我选择是凌镜GI-CX360,压制i9 10900K日常使用足矣,之前在其它的平台上也使用过: ▼ 凌镜GI-CX360的雾化RGB冷头我比较喜欢,透光面积大,色彩过渡自然,关键是:价格也不贵: ▼ 硬盘为大华C900 PRO,属于一款性能中上的NVMe SSD,也算支持了一把国产。 除了3500MB/s以外的连续读取速度外,这款SSD的加厚马甲也是一大特点,有别于很多SSD的薄薄一层,这款固态的马甲是真的厚,如果主板对主板本身的M.2 Shild不满意,可以考虑直接用C900 PRO 的原装散热器。 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进行的是3DMARK TimeSpy压力测试,97%为及格,这张显卡通过率为99%,表现不错: ▼ 得益于进步很大的能耗比,在显卡风扇没有满速的情况下,仅靠BIOS的梯度速度,就可以保持在61℃,距离风扇全开还差得远。 因此可以判断这张显卡不存在散热上的瓶颈。 ▼ 在Fire Strike测试中,显卡分为14145分,测试1帧数为67.08,测试2帧数为56.78,满足这张卡“ 1080P分辨率游戏”的定位: ▼TimeSpy ,模拟DX12环境下的游戏表现:显卡得分为4797 游戏实测:游戏测试选择了自带Benchmark的《古墓丽影:暗影》,因为SMAAT2X和SMAA 4X的帧数帧数表现差距比较大(不同的抗锯齿等级) 因此这里分别进行了2次测试。在《古墓丽影:暗影》1080P SMAA 4X的条件下,平均帧率为56: ▼ 在抗锯齿SMAA T2X的条件下,测得这张显卡的平均帧率为70,不论是SMAA T2X还是 SMAA 4X,在1080P分辨率下,都满足流畅游戏的标准(所以AMD对于这张显卡的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点评: 1.RDNA架构加持下,以往经常被诟病的能耗比问题,在RX5500XT上得到了解决,而且未来的A卡的能耗比会持续进步。 2.新A卡和新N一样,都值得期待,尤其是现在N卡期货严重的情况下,更需要有竞品起到鲶鱼效应。 3.再回到这张非公版显卡,金属背板能给的都已给到,外观和设计确实比较讨喜,而且散热和温控做得很好。如果价格合适,还是值得入手的。 不足:众所周知,显卡的性能非常透明,并没有鼓吹的空间,所以值不值主要看价格,只要价格到位,什么都香。 so:等一个活动价入手会更加值。 最后,感谢阅读~ 还有,男的会弯我知道,散热器会自然弯我还第一次见到。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学无止境。
|
发表于 2020-12-30 17:42:04 1楼 | |
图碎了一地。。 | |
发表于 2020-12-30 17:57:39 2楼 | |
帮顶了!!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