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4-01-17 09:29:26 楼主 | |
职业围棋曾有“光辉岁月”-------围棋入门 古徽州历来围棋盛行,这跟徽商一直重视文化教育有关,明清时期安徽高手辈出,近代也曾出现过“棋痴总理”段祺瑞,以及后来的“南刘北过”(刘棣怀和过惕生)等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先前良好的基础,安徽的围棋高度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黄永吉先生曾在1960年获得全国冠军,他从北京回来后,对围棋的普及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在黄永吉和朱金兆、王太濮等老一批地方棋手的悉心教育和带动下,20世纪70年代省内出现了一批出色的职业棋手,为国家队输送了王汝南、车泽武等优秀人才。除了早些时候定段的王汝南,当时的集训队内云集了一大批有希望的少年棋手,1980年前陆续成为专业棋手的有车泽武七段、李星六段、田晓龙五段、陶坚海五段、黄丽萍四段、黄晓牧四段等,胡世侠等业余棋手的水平也很高。 安徽围棋发展至今,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到现在形势发展虽说稍好,但大体上仍是波澜不惊,借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批棋手陆续离开了安徽围棋队。李星远赴西安;陶坚海退役后进入邮电部门;田晓龙、黄晓牧退役回了芜湖;黄丽萍随夫移民美国。 在这之后,虽然也陆续出了几位专业棋手,但随着其他省市水平的提高,安徽职业围棋逐渐步入低谷。由于体制等问题,人才流失现象依旧存在。 现在安徽围棋集训队已不复存在,但是近几年冲段少年却不断冒尖,殷明明、李东方、黄云嵩、丁世雄4名棋手先后冲上职业段位。 不过稍感遗憾的是,这4位安徽围棋的希望之星在成为职业棋手之后并非全都走在围棋的道路上,殷明明远渡重洋,成为一名旅美棋手,多数时间以学业为重,而李东方基本上已放弃了围棋备战今年高考,他曾告诉记者,自己基本上已不摸棋。好在黄云嵩和丁世雄两人仍在坚持,他们先后入选围棋国少队,其中丁世雄还投入曹大元麾下,征战围甲。http://www.tongyatang.com/wqbk/wqrm/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