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1-01-05 14:50:32 楼主 | |
为了去赛博朋克的世界舒服的驰骋,看到更加真实的光影效果,剁手选了张30系显卡,不过加大加厚的显卡尺寸让机箱的空间拘谨了不少,看着一起征战很久的机箱,不得不感叹廉颇老矣。选购机箱是一件最麻烦的事情,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360水冷的空间、显卡限高、主板大小都需要在考虑范围内,一个环节没有照顾到位都会让装机非常难受 。这次换机箱,首先考虑的就是显卡的限高,最好支持显卡正装,让自己每次打开《赛博朋克2077》的时候都能看到这个“大宝贝”,其次就是对360水冷的支持要好,本来游戏BUG就多,再因为散热问题掉帧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自从玩了《赛博朋克2077》,对于赛博朋克风格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喜欢,使用了太多黑色的机箱,黑色与RGB搭配起来没有那种未来感,这次决定换个颜色,桌面整体整体风格也有了“未来感”,怪不得智能家居都主打白色,确实有道理。 最终在茫茫多的机箱中选择了鑫谷开元T1,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机箱变得空唠唠的,哪怕是上了360冷排,依然感觉没有填满。 鑫谷开元系列的整体设计风格都保持一致,立体的前脸是开元系列最具有辨识度的地方,很有层次感,而且横向距离够大,RGB风扇可以完美展示出来。 鑫谷开元T1支持到E-ATX主板+3风扇长显卡的规格,内部空间非常充裕,就如刚才提到的,总有装不满的感觉。原生支持360水冷,如果有420规格水冷的话,也可以前置安装,大就完事了,谁能不喜欢? 机箱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装着所有计算机硬件的“盒子”,但是不同的“盒子”会有一些小设计,可以让内部的硬件摆放从观感和实用角度都更舒服。比较喜欢的是鑫谷开元T1中会有一些花了心思的小设计。 在机箱背面可以支持360冷排或者3个12cm风扇,鑫谷开元T1设计了一个可移动的水冷架,支持52mm-105mm的厚度调整,毕竟现在冷排的规格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了这样的厚度调节, 水冷的适用性就非常强。
附带的PCIe转接线有200mm,绝对是够用了,而且正竖装后,显卡散热风扇和玻璃面板中间有70mm的距离,散热空间肯定是足够的。 如果非常在意显卡散热的话,正竖装的方式也能通过打开侧面板的方式,让散热面积“无限大”,不仅好看还实用。如果做显卡渲染或者打大型3A游戏,临时打开侧面板完全可行,只不过别对着脸吹,温度有些高。 鑫谷开元T1前面板可以支持3个12cm风扇或者3个14cm风扇,同时可以支持240、280、360甚至420冷排规格。为了可以更好匹配这么多种风扇尺寸,正面的风扇支架是可以拆卸的,这样就能保证,无论使用哪个尺寸的风扇,都能把风扇完整露出来。 机箱中使用的设备多了,理线就是个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小东西,线材很容易变得杂乱。前置风扇安装的是14cm规格,侧边有隐藏的导线槽,这样机箱线材就非常简洁,不该露出来的地方就藏进去。 现在游戏越来越大,视频素材也动辄4K,未来估计要使用到8K,硬盘空间在颤抖,硬盘位一定要多,才能用得久。选择鑫谷开元T1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硬盘位置特别丰富,主板板位上半部可以安装2块SATA固态或者1块机械硬盘。 下半部可以支持2块机械硬盘或者两块SATA固态,预留好了支架位,这么大的机箱,硬盘位肯定少不了,你以为这就完了? 在装机前发现,底板位还有两块硬盘插槽位,可以装2块机械或者2块固态。前后一算,如果装3.5英寸机械硬盘可以装4块,还能再加2块固态,怎么都够了。 有个设计一定要赞,鑫谷开元T1的电源设计在底部,常规机箱都是把电源设计在上面,有时候插拔一些外设很麻烦,很可能会不小心碰到。鑫谷开元T1的电源限长有220mm,常规电源使用起来肯定没有装不进去的问题。 机箱的主板I/O接口和显卡接口都设计在顶板位置,有防尘网覆盖,是塑胶材质,卡扣形式连接,拆卸清洗也比较方便。 接口方面,有独立的重启键,作为Windows老用户,不得不说,这个按键有时候真的挺有用。2个USB3.0+2个USB2.0作为扩展外设接口,还配备了1个Type-C接口,使用的是USB3.1 Gen2的速率。 无论从实用性还是外观角度来看,鑫谷开元T1都是非常不错的一款机箱,在RTX30系显卡也开始注重外观的前提下,鑫谷开元T1对显卡支持正竖装,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信号。扩展性也非常不错,机箱这东西就跟房子一样,只要大了,怎么「装修」都好看。 侧透的面板放在桌面上也非常好看,在装入360水冷后,依旧显得非常空,别的不说,至少这个机箱内的散热心里有底。对于升级了RTX30系列显卡的人来说,换一款大机箱似乎已经成了标配,加大加厚的显卡加上非常大的散热压力,小机箱已经越来越不够用了,为「小钢炮」捏了一把冷汗。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