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11-07 21:47:41 141楼 | |
见回帖 | |
发表于 2016-11-07 22:27:52 142楼 | |
申请试用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选择轻巧便携这个方向,主要是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正好分享一下,也作为申请试用的敲门砖。 以下算是我的随身存储进化史吧,就是瞧着轻巧便携这个方向进化的 依稀记得当年还在读书的时候大老远从学校坐车到市区的太平洋电脑城买了一个 32M 的 U盘,当时大家还在用软盘我就用上了 U盘,虽然用得不多,但可真的好用,也赚足了面子,关键是十多年都过去了,这 U盘现在还能用,不过 USB 1.1 的速度还是算了。年轻人的第一个 U盘,留着纪念吧。 后来陆陆续续买过很多U盘,然而借的借,丢的丢,基本能留下来的也没剩下几个了,而且不是做了系统安装盘就是 PE 启动盘,随身携带存数据的任务基本都交给了移动硬盘,而我第一个移动硬盘 WD Elements 500G 也因为 USB 接口坏而香消玉殒了,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话说坏掉的 WD Elements 500G 移动硬盘是原生 USB 接口的,就是 USB 接口直接做在硬盘 PCB 上面那种,接口挂了盘也就挂了,反正现在要选移动硬盘绝不选那种。 初始形态:移动硬盘——华硕 ZENDISK 移动硬盘(相对来说容量较大,但速度慢且抗震性差) 在我现役的随身存储里面,这个 2012 年购于香港的华硕 ZENDISK 移动硬盘是服役时间最长的一个。提起硬盘中的艺术品,相信大家会第一时间想起 LaCie 这个品牌,而华硕 ZENDISK 移动硬盘其实也是很有质感的一款,硬盘正面是铝合金材质,表面与华硕 ZENBOOK 超极本的A面一样经过同心圆拉丝工艺处理,质感非常细腻,灰黑色中透着淡淡的紫色。 这款 ZENDISK 的另一卖点就是薄,只有 10.8mm 的厚度只比 9.5mm 的 2.5寸硬盘厚一点。 然而最让我头疼的是硬盘背面的橡胶漆防滑设计,虽然防滑效果很好,但也太容易沾灰尘了,而且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估计是硬盘的高温导致了橡胶漆融化,现在摸上去黏黏糊糊的,手感非常恶心。 鉴于这个盘几乎没有任何防震措施以及背面发粘的问题,后来给配了一个防震硬盘包,一次解决了两个问题,然而之前是冲着外观和超薄买的,现在都成了浮云。 硬盘包前面的小口袋正好用来收纳数据线。这款硬盘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原配的数据线太短了,跟我一起买的那个朋友最后自己买了根长的数据线换了。 总重 230g 的出行重量不算重,但也不算轻。 除了薄以外,内置一个 500G 7200RPM 西数黑盘使它成为当时性能数一数二的移动硬盘,虽然性能跟现在的大容量移动硬盘来说不值一提,但当时确实很难找到这样高性能的移动硬盘,当然,发热量大和震动大也是伴随高性能所产生的副作用。 进化:易驱线+SSD(轻便,速度也不错,但这种使用方式不支持Trim,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会受到较大影响) 其实我的随身数据并不多,500G 的移动硬盘也就用了那么一小部分,加上手头上有固态硬盘闲置,因此后来逐渐用易驱线 + SSD 的组合取代了原先的移动硬盘。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不怕震动,容量小其实不是硬伤,毕竟现在大容量 SSD 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只要钱包不吃力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案组合出大容量高速随身存储器。如果觉得易驱线 + SSD 的组合不太稳妥的话完全可以用移动硬盘盒去取代易驱线,只不过易驱线用起来更方便,可以随时更换其它的硬盘而已。 为了美观以及减少磨蹭,最后还是给它配了一个比较薄的硬盘包。 大小刚合适,数据线从链条的缝隙中露出,用起来还算挺方便的。 相比之前的移动硬盘加防震包的组合轻了 100g 左右,其实重量不是最大的问题,防震效果好才是重点,毕竟平时干活的包都是到处乱扔的。 这个组合的性能除同时受到 SSD,易驱线以及 USB 接口三个因素影响,虽然速度跟 SSD 在 SATA 接口下面跑会慢了不少(接 SATA 接口读取可以超过 500MB/s,写入速度倒是差不多),但相比机械硬盘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再进化:金士顿 USB3.1 HyperX Savage U盘(速度快,轻便,但价格不亲民) 然而上次用过同事的闪迪 CZ80 U盘以后,我发现高性能U盘其实还是蛮方便的,速度用起来感觉跟我之前易驱线+ SSD 的组合也差不多,所以当时就考虑过入手一个高速U盘,然而在错过N次海淘好价之后我还是没有下手,最终竟然在某东 618 期间借金士顿U盘每满 100-20 之机撸了这个 HyperX Savage U盘。 U盘表面是黑色橡胶漆,红色的“X”部位是金属的,而这个“X”正好也形成了一个凹槽方便握持。 估计是因为U盘中间的红色部位为金属的缘故,整个U盘拿在手上挺沉的,不过相比前面两个,这个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用 ChipGenius 查了一下,U盘用的是群联主控+东芝 MLC 颗粒。 128G 的盘,格式化之后还有 117G 的可用容量。 话说这盘使用 USB 3.1 Gen1 接口,然而在 USB 3.0 接口下面使用是没有问题的,性能也完全达到介绍中的速度。 性能对决 前面的测试已经大致了解过三个设备的读写速度,接下来使用 FastCopy 软件复制一个 20.2G 的文件夹(古墓丽影10游戏文件夹)到外部存储器中分别看看这三个设备的实际花费时间。 华硕 ZENDISK 移动硬盘用了 216 秒,平均速度为 95.75MB/s,与软件测试结果接近。 易驱线+ SSD 的组合用了 118 秒,平均速度为 175.06MB/s,同样与前面的软件测试速度接近。 最后是 HyperX Savage U盘,复制用了 71 秒,平均速度为 292.49MB/s 【试用计划】 从尺寸,重量,便携性以及读写速度等角度对比传统移动硬盘以及U盘,从中发掘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的优势。 【优秀IT类试用文章链接2-3篇】 /diybbs/d231_860574.html /diybbs/d231_851314.html /diybbs/d231_852879.html |
|
发表于 2016-11-07 22:28:21 143楼 | |
我爱星空体育平台 | |
发表于 2016-11-07 22:41:11 144楼 | |
详情请见142楼的详细申请计划,这里写不下了,谢谢 | |
发表于 2016-11-07 23:10:19 145楼 | |
云盘没有了 | |
发表于 2016-11-08 00:02:47 146楼 | |
喜欢DIY,喜欢数码,喜欢倒腾,一直在关注ZOL,喜欢看高清电影,喜欢 高速运行,能够熟练操作支付宝 | |
发表于 2016-11-08 00:04:08 14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11-08 00:18:20 148楼 | |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多媒体软件对系统存储的要求也不断水涨船高,大家往往会有这种感觉,电脑还没到该淘汰的时候,硬盘空间却早已经不够用了。就我个人而言,自从我踏入评测界以来,我就感觉我的电脑硬盘可使用容量每天都在迅速下降,一般我做一个不带视频的评测最少也要拍摄两、三个G的素材,如果带上视频的话,那拍摄素材动辄就有两、三十个G,最新的投影仪评测素材竟达到了35G,而且是这些素材我还都舍不得删除,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天,我的电脑硬盘就要被塞满了,想想也是醉了。咱们这期的试用产品——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好像就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一样,可以解决我的硬盘空间不足问题,我非常期待能得到这次试用的机会。 (一)试用计划: 我在优酷视频开立了自己原创自频道,我的评测会以视频评测为主,图文评测为辅开展。我在评测视频当中会投放评测产品的购买链接,帮助评测产品进行推广。 1、首先我会对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的外观进行解读,在评测报告中我会对它小巧轻便的外观、重量进行重点描述,对WD蓝盘的精致做工进行解读,除了上述这些肉眼能够看得到的配置以外,我还会把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的容量等参数作简要的介绍,我将通过我众测报告的外观解读篇,让读者对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的外观和配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接下来我会对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进行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我除了会作一些基本的存储测试以外,通过专业的检测工具对它们进行检测,拿数据说话才能更有说服力,另外,我还会对它们的静音程序,散热性能进行体验,在评测报告中我会对整个体验过程进行详述,用真诚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体验的真实性。 3、最后,我会将评测的整个体验进行总结,对它的的优点进行讲解,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我会提前与厂家代表进行沟通确认),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评测总结的客观真实性。 (二)本人简介:本人是微鲸、泰捷的内测师,优酷硬件的资源组成员,京东众测达人,拥有自己的优酷视频原创自频道。我喜欢摄影和拍摄,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产品试用经验丰富,熟知各类评测技巧。如果我中签,我定会尽心尽力做好评测,并承诺将评测报告分享至更多媒体和社区平台,使产品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 |
发表于 2016-11-08 08:28:08 149楼 | |
本人一直在用星空体育平台这个牌子的东西。手机电脑什么的都有就是缺一个可以读取的。 | |
发表于 2016-11-08 08:44:43 150楼 | |
网盘关闭潮下,需要一个移动硬盘存储重要文件 | |
发表于 2016-11-08 08:54:09 151楼 | |
网络云盘关闭潮下,移动存储是最可靠的数据储存方式,大容量高速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平时喜欢摄影,相机拍摄的相片体积非常大,移动硬盘能快速的存储,方便在拍摄后到其他地方做后期处理。 我的评测计划:从外观和便携性入手,存储和读取速度实测,真实场景展示移动硬盘使用的便捷,最后总结产品使用体验。 |
|
发表于 2016-11-08 10:23:30 152楼 | |
非常认同星空体育平台的产品质量 如果能获得这次难得的试用机会,我将会非常珍惜和心仪的她亲密接触的机会,并用心的全面的体验她的好处,感受她的特点,记录她的状态,分析她的不足,给出良好的测评报告来。多多推广给更多的身边的以及接触到的众多朋友们!让大家多多了解这款产品的使用便捷,功能强大等诸多好处。 以下是进行测评的时间大致安排: 第一周,分享开箱感受,外观,手感,做工等等,体验开机,屏幕显示,参数配置等等,并进行简单试用。 第二周,分享各个功能使用感受,详细介绍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以某个角度体现到这款产品带来的好处和优点。 第三周,分享更加深入的功能体验,比如电池的续航时间,待机功耗等等参数,并将参数反馈给厂家作为参考。 | |
发表于 2016-11-08 10:40:05 153楼 | |
本人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只有64g的硬盘容量,经常要使用16g usb2.0 U盘与家中的台式电脑交换数据,U盘的容量不大,读写也不快,希望参加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的试用。 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 1、开箱拍照赏析,功能、细节介绍。 2、读写性能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等 4、数据对拷体验,分别与支持usb3.0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进行数据对拷,包括图片、高清电影等。 5、大型程序与游戏的加载运行体验,包括Photoshop、英雄联盟等 6、携带感受 7、总结 | |
发表于 2016-11-08 11:30:01 154楼 | |
关注该产品已久,想率先体验写出试用心得 | |
发表于 2016-11-08 11:30:56 155楼 | |
储存图纸,软件,系统 | |
发表于 2016-11-08 14:04:26 156楼 | |
感兴趣 | |
发表于 2016-11-08 14:33:35 157楼 | |
出去旅游 转为手机充电 回来认真写试用报告 | |
发表于 2016-11-08 15:29:20 158楼 | |
自有3个移动硬盘可以更好的与传统移动硬盘做横向对比。 | |
发表于 2016-11-08 15:58:05 159楼 | |
申请试用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选择轻巧便携这个方向。 申请理由:一个移动需求很大的人,总是又各种小文件,大文件要转来转去,一直还停留在机械硬盘,想尝试新型存储。 第一块移动硬盘就是星空体育平台的S2,小巧,可惜时过境迁U2接口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有很多移动设备。会认真对比测试作比较。 评测文章:暂无。 |
|
发表于 2016-11-08 16:10:35 160楼 | |
作为一个70后的信息技术工程师,一直喜欢新兴的数码产品,从2004年开始,就开始帮助别人组装的台式电脑,算下来到现在也有上百台了,自己用过的电脑也先后换过十几台,硬盘从10GB到现在的1TB都有用过,了解硬盘的工作原理,自己也拆过一些硬盘,当然那些都是机械硬盘,对于现在的固态硬盘,由于没有了机械结构,读写速度更快,低功耗、无噪音、抗震动、低热量、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大都是它的特点。不足的是目前价格相对机械硬盘来说较高。即便如此,也非常受欢迎,我曾经用过浦科特的固态硬盘,win7开机只要8秒钟,速度惊人。这次申请试用这款星空体育平台t3移动ssd,也是想体验下它是便携与数据传输速度。 虽然我也经常会写一些评测,但是硬盘方面还没有写过,如果这次申请成功,一定会特别用心来体验、来测试,保证客观。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