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1-25 21:31:28 楼主 | |
接下来就拿手头的机箱作为测试依据,Tt的火元素是中塔机箱,尺寸已经不算小了,G500走背线能顺利吗?
这就是我的火元素机箱,用料做工都很扎实。
原来内部的走线,买了XBOX360以后就用不着显卡了,所以看上去很简单。
背面的走线。
既然把老电源拆下来了,就做个简单的对比,电源是振华航空金蝶,额定550W,比G500稍高,当然由于定价的原因,二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从尺寸上看振华体积要更大一些,使用的是14CM炫光扇,而G500是12CM静音扇。
个性化的一面,振华用的是贴纸,而G500使用的是喷绘,感觉G500这种粗犷的风格更讨人喜欢。
铭牌部分,标注的都十分规范,二者均为单路+12V输出,这也是为了适应显卡功耗提升而做出的改变。
开关部分,二者都是六棱开孔散热网,相比而言G500的网孔要更细密一些。
线材部分,二者的主供电线都是蛇皮网包裹,G500的有点透明,而振华的更厚实一些。
好了,下面就开始上机了,电源下置以后,CPU供电线的长度就成了走背线最大的障碍,下面就从CPU供电线开始。
首先穿过电源区预留的背线孔。
跨过整个背板后,插头正好走到顶部预留的CPU供电背线孔,离主板插座还有五公分距离,看来走背线是有点问题。
还有一个办法,走主板下边的背线孔。
这样就比较从容,够到了供电插座。
下面走主板供电线,还是走电源区的背线孔。
从上面主板区的背线孔绕回来,顺利插好。
由于把SSD装到了光驱位,所以硬盘供电线沿着硬盘笼上去就可以了,装好后正面就是这个样子,非组模电源的美观性就是差了点,剩下的线材堆在电源区显得有点凌乱。
背部的走线情况。
总起来说,G500的CPU供电线还不是太宽裕,如果能再增加5-10厘米,相信所有的中塔机箱走背线都不在话下啦。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