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9-04-13 16:08:52 楼主 | |
一、F200EXR没有联合像素的4000*3000与LX3在室内ISO100条件下的实拍照片。
![]() ![]() ![]() ![]() ![]() ![]() ![]() ![]() ![]() ![]() ![]() ![]()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09-04-13 20:16:46 1楼 | |
![]() ========================= 有兴趣的朋友请点击大图“另存为”保存到自己的电脑硬盘里,然后透过“属性”查看EXIF信息,其中“焦距”一项中可以看出是否使用了广角端拍摄。 |
|
发表于 2009-04-14 09:07:53 2楼 | |
![]() |
|
发表于 2009-04-14 09:13:50 3楼 | |
![]() |
|
发表于 2009-04-14 11:44:34 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09-04-14 11:56:23 5楼 | |
相机 制造商 Panasonic 型号 DMC-LX3 方向 左上 X 轴图形分辨率 180 Y 轴图形分辨率 180 图形分辨率单位 2 软件 Ver.1.2 日期时间 2009:03:13 13:46:51 YCbCr 位置 co-sited 图像 曝光时间 1/640 s F-数值 8 曝光程序 光圈优先级 ISO 速度等级 100 原始日期/时间 2009:03:13 13:46:51 数字化日期/时间 2009:03:13 13:46:51 组件配置 YCbCr 压缩 BPP 4 曝光偏差值 0 最大光圈值 2 计量模式 图案 光源 未知 闪光 未使用闪光 [关] 焦距 5.1 mm 颜色间隔 sRGB 像素 X 尺寸 3648 像素 Y 尺寸 2736 测向方式 单芯片颜色区域检测器 镜头类型 摄影图像 自定义补偿 标准进程 曝光方式 自动曝光 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 数字缩放率 0 35毫米胶片焦距 24 mm 镜头捕捉类型 标准 增益控制 无 对比度 标准 饱和度 标准 清晰度 标准 图像描述 艺术家 版权 用户注释 杂项 Exif 版本 (30,32,32,31) 创建者注解 FlashPix 版本 (30,31,30,30) 文件来源 DSC | |
发表于 2009-04-14 12:56:32 6楼 | |
中心部位截取 | |
发表于 2009-04-14 12:57:11 7楼 | |
中心部位截取 | |
发表于 2009-04-14 19:47:22 8楼 | |
![]() ========================= 算了,和这种人废话简直是浪费时间。我估计我给他的国外照片链接地址他连看都没看就在这里胡说八道地污蔑别人改动了片子。这种人的目的就是来富士这里捣乱的,和他废话什么,浪费您的宝贵时间了。 |
|
发表于 2009-04-14 22:47:32 9楼 | |
![]() |
|
发表于 2009-04-14 22:51:08 10楼 | |
![]() ========================= 你看到人死了以后瞳孔会放大不?你听说过小眼聚焦看得清晰不?瞳孔就是光圈。 大光圈的缺点就是背景虚化的同时,整体分辨率下降特别严重,边缘色散严重。 |
|
发表于 2009-04-15 09:08:23 11楼 | |
昨天看到我同学几年前为儿子在影楼拍的照片,觉得过去的机器真好啊!还未入F200EXR而注重画质的朋友可以考虑二手的2004年的影楼御用机型富士S3PRO,现在才1500~2000元,绝对地超值。而且还带尼康14~55的头。 | |
发表于 2009-04-15 09:13:07 12楼 | |
S3PRO的画面动态很棒的。 | |
发表于 2009-04-15 09:20:07 13楼 | |
S3PRO的色彩还是很养眼的。 | |
发表于 2009-04-17 08:57:34 14楼 | |
![]() ========================= F30和F31的镜头、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是一样的。正好我这里也有F31和F200两张同场景同时间拍的照片。在这里贴出仅给您做个参考。 F31FD |
|
发表于 2009-04-17 09:04:51 15楼 | |
F200EXR同样场景,仅作参考。 | |
发表于 2009-04-17 09:09:21 16楼 | |
![]() ========================= F31FD(同F30)的紫边状况。 |
|
发表于 2009-04-17 09:10:13 17楼 | |
F200EXR的紫边状况,仅作参考。 | |
发表于 2009-08-30 11:29:19 18楼 | |
![]() ========================= 包围曝光 -------------------------------------------------------------- HDR的致命缺点是多帧技术。包围曝光的连拍只适合于静态物体,因为他其实是3次自动快门高速连拍3张照片,对于动态物体不适合。动态物体在3张照片合成后会有重影和拖影现象。而EXR的动态是一次快门,记录完全相同的两张照片,不存在重影和拖影现象。 因此,我的2005年的准专业级类单反富士S9500的包围曝光功能从来就不用。那个包围曝光合同HDR的片子是有先天缺陷的! 另外就是,包围曝光合成HDR的鼻子是理光,还轮不到松下。除了4/3系统,松下对于摄影行业的技术上没有一项是自己发明的。 |
|
发表于 2009-08-31 09:26:01 19楼 | |
![]() ========================= 我不清楚你的账号为何莫名被封。我封别人账号都会公示于众。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