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揭示真相: P.01 缩小尺寸的原图。这张照片的左下部分有许多“灰尘”,我们暂且先这样叫它为“灰尘”。  器材:尼康 D800(单机)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VR105mm f/2.8G IF-ED [尼康镜头] 时间:2013-07-02 10:21:16.50 快门:1/160 光圈:F/32.0 焦距:105毫米 感光度:400
P.02 将原片中的“灰尘”部分直裁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大小的圆圆的“灰尘”,请注意:这多数“灰尘”的周边带有较底色更为明亮的光晕。想想吧,只有液滴才有这种“凸透镜”的效果!再想想吧,每个“灰尘”的形状都是那么标准的圆,可能吗?  器材:尼康 D800(单机)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尼康 AF-S VR105mm f/2.8G IF-ED [尼康镜头] 时间:2013-07-02 10:21:16.50 快门:1/160 光圈:F/32.0 焦距:105毫米 感光度:400
结论:那不是“灰尘”,而是快门机构高速运动溅出的油星子附着了环境的污物,它们被聚集在一起,越是中心位置颜色越深,周围的“光环”就是证据。如果不相信这一点,就使用30X的放大镜观察一下镜头上附着的灰尘是什么形态,那才是真正的灰尘。不论你把镜头清理的多么干净,放大镜会忠实地曝光一切在你的眼前。
我们不该相信售后所说的“灰尘”论,因为问题就不是灰尘。如果我们相信是灰尘,那么我们就轻易上当了。我们很容易被欺骗,因为我们似乎找不到否定灰尘的根据,而通常认为售后是“专业”的,所以就“专业”地玩弄了我们。这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公认的灰尘无所不在,“黑点”是灰尘,从而否认相机的自身问题。这里有关键几点可以否决“灰尘”论:1,形态全都是圆圆的;2,“黑点”越是中心部位颜色越深;3,“黑点”周围有明亮的光晕......。灰尘不同具这几点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