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 邀请好友来看>>
ZOL星空(中国) > 摄影星空(中国) > 摄影综合讨论星空(中国) > 综合大讨论星空(中国) > 数码相机短片格式录像功能发展的详细介绍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返回列表
签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
快来扫一扫!

数码相机短片格式录像功能发展的详细介绍

1444浏览 / 10回复

biaoli

biaoli

1
精华
4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28
  • Z金豆: 0

    千万礼品等你来兑哦~快点击这里兑换吧~

  • 城  市:
  • 注  册:2007-12-11
  • 登  录:2011-10-13
发表于 2007-12-12 13:46:34
电梯直达 确定
楼主
临水览月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30可用分10分专家分和10个Z币:)

编者按:用数码相机(DC)录制动态影像短片,实现数码摄像机(DV)的部分功能,已经由来已久,算是数码相机的一个主要附加功能。不过它开始大范围流行普及起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卖点,深受家庭用户的欢迎其实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如今消费者在购买数码相机时,越来越多的关注起DC的录像性能了,虽然在笔者看来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但是事物存在既有其合理性,为了读者在选购DC时能够有的放矢,特别撰写本文,简单介绍了DC短片功能的发展史和技术特点。在上世纪九时年代,数码影像技术离开了实验室,走上实际应用之路。特别是1995年后,随着CCD技术的成熟,数码相机(digitalcamera)在高端行业用户中开始普及。不过当时的产品价格动辄数万,像素也不过是38万、80万和130万,那时候技术人员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提升像素、改善画质,毕竟传统观念里相机就是用来拍照的。这种情况直到1999年,索尼发布划时代产品F505之后,才有所改变。F505是否是第一台支持短片录制的DC已经无从考证,不过笔者依稀记得从那时开始,才有了DC短片的概念,实际上直至2004年,这个功能并没有引起用户的多少注意,技术也是原地踏步。短片性能真正开始成为人们选购DC的一大家技术指标,还是在DC开始普及的今天。阻碍早期DC短片功能被人接受的原因很多,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的因素:

技术水平和市场

早期的DC性能和现在有很大的差距,像素普遍不高,画质也有待商榷,厂商的技术力量都扑在了如何提高DC核心性能“拍照”上,对于短片这种“不务正业”附加功能并不关注,很多产品要么不支持这项功能,要么分辨率低,每段时长只有数秒钟。佳能尼康两大巨头始终排斥这项功,至今其产品动态短片性能还不如一些二线品牌,其态度可见一斑。此时的DC属于昂贵的奢侈品,数万元的身价只有专门行业用户才能承受,试想以行业用户对录制视频的需求,又怎么会接受当时效果“惨不忍睹”的DC短片。

周边配套技术的匮乏

DC成像原理过程是:CCD感光→数字图形处理芯片处理→写入高速缓存→录入记忆卡。而当时的情况,存储芯片价格同样昂贵,DC本身缓存有限,一般用户购买的存储卡容量也很少超过128兆,SM卡、CF卡写入速度也不快。这样只能对短片的尺寸和长度作严格的限制了。好在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领域,自2002年以后,DC性能逐年攀升,而价格则更加平民化。CCD等核心技术的升级换代,促储卡容量和价格的反比例增长,使DC支持高分辨率不限时短片成为可能。XD卡、SD卡等相对记录速度较快的存储介质,取代了老式SM卡、CF卡的主流地位也是功不可没的。相对于行业用户,普通家庭对短片效果的要求并不苛刻,只需要部分替代DV功能,节省开支。这样一来,厂商加大了DC短片功能的开发研究,特别是一些在传统照相、光学器材领域没有优势的电子产品厂家,更把提升DC整体娱乐性作为了抗衡老牌DC厂家的一大法宝,而DC短片则是DC娱乐性的核心卖点之一。

介绍DC的短片,读者首先要了解它的几项重要技术指标:

分辨率

照片的分辨率会直接用像素来表示,如2048X1536就约为300万像素。可是动态短片无法以像素量化,只能沿用PC摄像头的标准叫法“分辨率”,当前主要有800X600,640X480,320X240,160X112等几种。其中320X240以下分辨率是2004年前的主流,目前濒临淘汰,当前主流是640X480,少数型号达到了800X600。

祯数

祯数就是在游戏中常常提到的FPS值,表示一定时间内,画面刷新的张数,单位就是张/秒。对于视频文件来说,祯数和系统负荷始终是个矛盾的。一秒钟录的祯数越多,画面就越流畅,对硬件要求就更高,生成的文件也越大。普遍的观点DC短片要想保持流畅,必须保证20FPS以上,如果低于15FPS,那就是幻灯片效果了。当前主流DC短片一般分为两档,30FPS和15FPS,少数还有25FPS一档,个别甚至还有60FPS。

除了分辨率和祯数这两个最基本的参数外,在我们常见的“640X480pixl,30FPS不限时有声短片,拍摄可变焦”一段描述中,还出现了其它几个有必要理解的参数:

短片时长

当前主流的DC短片都能达到不限时或者录满1G存储卡为止这样的时间长度,也可以认为是短片长度仅受存储卡的限制(毕竟家用购买超过1G存储卡的用户有限)。不过,两年以前的DC并不是这样:例如2003年主流的尼康3100和佳能A70,3200的640X480分辨率短片只能录制40秒,而A70则是30秒,如果降低了分辨率为320X240,则A70最长支持3分钟。而同时代的松下LC43却可以拍摄320X240的不限时短片。

这和厂商技术态度固然有关,硬件的限制才是关键,事实证明,作为存储介质,写入速度偏慢、发热量大的早期CF卡并不适合短片的录制,直到2004年佳能推出最后一批使用CF卡的DC,短片依旧是限制时长的,而使用SD卡的DC似乎先天就没有限制。如今40速、60速、80速乃至100速的高速CF卡已经很普遍了,可惜除了高端准专业机型,家庭消费类相机很少使用CF卡了,可叹英雄无用武之地。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凡事无绝对,即便今天的技术水平,厂商依旧无法把60FPS的短片做到不限时。

拍摄过程中变焦

DC在拍摄动态短片过程中,有些机型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有些仅仅是数码变焦,甚至不能变焦。出现这个差别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以今天眼光看老掉牙的尼康2100尚且支持录制过程中的光学变焦,甚至可以客串PC摄像头。今天的很多产品为什么不行?也许,对一些品牌来说实现变焦过程中的连续对焦有难度。电子变焦很好理解了,很多用户认为他在DC上属于不折不扣的鸡肋,DC照片固然可以后期在PC上使用看图软件轻松实现放大。而一段动态的视频则截然不同,把一个60秒的短片中,20~30秒一段内容的一部分放大,最后还要保证短片的完整,这对专业视频工作者和影像发烧友来说并不难,但是对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来说,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技术一窍不通,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当然,数字变焦后的短片,噪点也被放大了,效果不是很理想。

拍摄过程同步录音

这个技术很好理解了,早期DC不提供录音话筒,短片都是无声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DC都具备这项功能了,但是同步录音也是要占用数据带宽的,对硬件也有一定要求。此外,很多时候,支持录制过程中光学变焦的DC很多都不可以同步录音,估计这不是技术瓶颈。而是出于效果的考虑。很多DC的镜头变焦噪音不小,很容易被DC灵敏的麦克捕捉,干扰了录音效果。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过滤镜头噪音之前,一部分厂商只好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录音则不变焦,变焦则无声;另一部分厂商则对自己的镜头有信心,容忍两项技术指标共存。

除了以上几个常识性的概念,作为动态数字影像的一种,DC短片还涉及到编码格式,压缩率等更为专业化的内容,笔者水平有限,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接下来文章的第二部分,只能谈谈当前几种最常见的DC短片编码格式和大家最关系的短片存储卡占用空间问题。因为不同品牌即便采用同一格式,但技术也有细微差别,记忆卡的实际容量也是品牌而定,下文所有数据都是估算值,可能存在20%的误差度,读者以自己DC官方说明书为准。

业内主流的MPEG4

代表机型:卡西欧P505、卡西欧S600、柯达V550、星空体育平台UCA5、索尼M1

技术特点:MPEG4采用Object bbsed方式解压缩,压缩比指标远远优于MPEG1和MotionJPEG,压缩倍数为450倍(静态图像可达800倍),分辨率输入可从320 ×240到1280 ×1024,这是同质量的MPEG1和MotionJEPG的十倍多。由于使用「图层」方式,能够智能化选择影像的不同之处,是可根据图像内容,将其中的对象(人物、物体、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压缩,使图文件容量大幅缩减,而加速音/视频的传输,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压缩比,也使图像探测的功能和准确性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MPEG-4是目前最主流的DC短片编码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大了压缩率。同样大小的存储空间可以录制更长的动态视频节目。在网络传输、数字电视、可视电话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从对MPEG4的术语解释中,我们不能看出这个技术标准的最大优点就是占用空间小,不过无论算法多么先进,有压缩就有损失,这是很难两全其美的。因为是根据图像的具体内容进行压缩,占用空间的波动也比较大,复杂场景和单一场景间存在50%以上的差距,下面网页截图是卡西欧官方网站中,有关新品S600短片占用空间的说明。

在这个说明中,出现了前文没有解释的“近似数据比率”名词,单位是“Mbits 兆比特”可以近似认为是不同的压缩率,很多DC在640X480这个分辨率上都是提供了30FPS和16FPS两个不同祯数的档位。显然卡西欧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办法,在640X480分辨率下,高画质和普通画质两档都是30FPS,不过由于压缩率的不同,还是产生了50%的尺寸差距。按照空间单位KB数据流单位bit之间1:8的换算关系,4Mbits/秒,相当于1秒时长的短片占用500K的存储卡空间,对于一张128兆卡来说,正好是4分钟多一点。但是实际上目前大家接触最多的640X48030FPS有声短片为例,一张标准的128兆SD卡,还是可以录制5分钟左右的短片。显然卡西欧的数据保守了些,这和各品牌对Mbits/秒值的设置也有关系。

这是MPEG4 格式短片的参考拍摄时长,具体机型以官方数据为准。

效果最好的MotionJPEG

代表机型:富士F11、佳能A610、卡西欧Z500、Z120

技术特点:M-JPEG(Motion- Join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技术顾名思义,即运动静止图像压缩技术,最近也经常被叫做“动态JPEG”。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编辑领域可精确到帧编辑和多层图像处理,把运动的视频序列作为连续的静止图像来处理,这种压缩方式单独完整地压缩每一帧,在编辑过程中可随机存储每一帧,可进行精确到帧的编辑,此外M-JPEG的压缩和解压缩是对称的,可由相同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但M-JPEG只对帧内的空间冗余进行压缩。不对帧间的时间冗余进行压缩,故压缩效率不高。

通俗的说M-JPEG技术原理类似于早期动画片的制作,靠一张一张连续的独立图片,拼接成动画,只不过原来手工绘画变成了现在的JPEG格式电脑图片。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拼接”过程中几乎每有进行压缩,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画面的细节。对于后期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压缩成VCD或者DVD软件来说,非常方便,因为在后期的制作中,“片源”的质量非常重要。但是这个模式同样存在致命的缺点,就是占用的存储卡空间近似MPEG4模式的4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每播放一秒的短片,要调用30张640X480标准压缩率的JPEG格式照片,对DC来说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也正因为如此,MJPEG模式短片对DC缓存的要求很高。以下是F11的富士官方网页截图:

图中对F11不同分辨率下短片占用空间的描述比较有代表性,卡西欧和佳能等品牌的情况也大致相当。不过从实际应用上看,640X480 30FPS的短片,多数情况时长为1秒的短片占用内存为1.2兆左右,不过佳能A610的作品要比F11压缩率小,占用空间也要大一些。

这是M-JPEG 格式短片的参考拍摄时长,具体机型以官方数据为准。

濒临淘汰的MOV

代表机型:松下早期产品

技术特点:MOV采用的是Apple计算机公司的数字视频编码格式,需要使用QuickTime或者含QuickTime插件的媒体播放器才能播放。因为属于流媒体格式,对系统硬件要求不高,广泛用于网站的视频服务项目上。事实上QuickTime有两种标准的数字视频格式,分别是MOV格式和前文提到的MotionJPEG格式。由于MOV是有损压缩,虽然体积比M-JPEG要小一些,但是效果也随之下降。不过和压缩率很高的MPEG4格式比起来,它的画质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一项Apple公司的专利技术,MOV格式的普及和推广受到了很多限制,在网络压缩流媒体市场上已经被完全基于PC开发的MPEG4所取代,QUICK的忠实拥护则更倾向于使用效果更好的M-JPEG。拼空间利用率不如MPEG4,比效果不敌M-JPEG,MOV的尴尬可想而知。目前的DC市场上,除了松下和柯达一些早期型号的DC之外,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他的身影了。

这是MOV格式短片的参考拍摄时长,具体机型以官方数据为准。

索尼自成一体的MPEG VX

代表机型:索尼P系列、W系列

技术特点:从记忆棒的与众不同,我们就能感觉出作为消费电子业巨头,索尼的产品每每采用与众不同的技术标准。从早期F505所支持的MPEG EX格式开始,索尼就采取不同于大众的命名方式。目前的索尼DC,除了突出动态视频拍摄性能的M1和M2采用了主流MPEG4格式以外,其他的机型几乎都是MPEG VX格式。

有关MPEG VX格式的详细规格笔者没有找到官方的技术文件。从使用经验和一些专题文章分析,它应该是MPEG1的一个变种,如果给它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字,那就是“改进版的MPEG1,性能接近MPEG2”。事实上不同版本的MPEG格式视频,最直观的不同是编码速率的大小差异,MPEG1多为1.5Mbits/秒,而MPEG2则是3-10Mbits/秒,其中以6 Mbits/秒居多,索尼的MPEG VX支持两种画质的短片,在同为640X480分辨率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普通记忆棒,祯数只能达到16.6FPS;使用高速的MS-pro记忆棒,则能保证30祯的速率。当使用普通记忆棒时,索尼MPEGVX格式640X480分辨率短片占用存储卡空间的水平和主流MPEG4模式短片相似,而只在使用高速记忆棒MS-pro的前提下,能达到30祯,估计和该分辨率要求较高的传输速率有关,此时空间占用较大,接近了M-JPEG的标准。笔者曾经使用非原厂的莱卡沙128兆记忆棒对索尼H1进行过测试,导入电脑的短片在编辑软件中显示为MPEG1格式,祯数25。接下来就以H1为例,简单归纳下索尼MPEGVX格式在不同模式下的空间占用情况:

总结: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流DC支持的短片技术规格以及常见参数。篇幅所限就不对具体机型加以点评了。有关数字影像的编辑和加工涉及方面较多,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就不是笔者所能完成的了,撰写本文仅供大家作为选购DC的参考,具体的技术数据和各厂商产品的实际情况,还是以官方说法为准,本文不能保证所列举参数的完全真实。

xxh2007

xxh2007


精华

帖子

等  级:Lv.7
经  验:15301
发表于 2007-12-12 23:14:43 1楼
很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普及贴!

wxy85117992

wxy85117992


精华

帖子

等  级:Lv.4
经  验:2012
发表于 2007-12-13 17:45:25 2楼
柯达的相机已经做到1280*720高清了

ywbdwly

ywbdwly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50
发表于 2007-12-14 14:35:14 3楼
ywbdxin
汽车美容
蓄电池
无纺布袋
货架
航空货运
复印机租赁
货架
电话录音卡
电话录音盒
北京国际快递

biaoli

biaoli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28
发表于 2007-12-15 09:50:04 4楼
谢谢大家的关注,希望能给初买dc者提供一点参考.我也是准备买相机的一员.呵呵.

biaoli

biaoli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28
发表于 2007-12-15 09:51:39 5楼
对 1楼 临水览月 说:
=========================

谢谢版主,希望能给初买DC者一点帮助.

windsky1

windsky1


精华

帖子

等  级:Lv.2
经  验:311
发表于 2007-12-15 13:38:40 6楼
涨知识了,多谢

xxh2007

xxh2007


精华

帖子

等  级:Lv.7
经  验:15301
发表于 2007-12-15 23:28:32 7楼
对 5楼 biaoli 说:
=========================

那要看你准备投入多少米,主要用来拍什么内容!

biaoli

biaoli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228
发表于 2007-12-16 09:22:26 8楼
对 7楼 临水览月 说:
=========================

我已经看好了H7和z812两款了.本来都准备出手买812的了可H7又降了几百.这让我难定了.我现在也不能确定,如果这两款机子价格都一样的话,在成像方面谁能更胜一筹呢??星空(中国)里贴子看多了,到哪家星空(中国)都说哪家的好.呵呵.我已经迷茫了.柯一直也没大降价,如果我买过了,他来个突然大降价怎搞???呵呵.我也是处于没米一族的.所以都很小心.谢谢你的关注.

xxh2007

xxh2007


精华

帖子

等  级:Lv.7
经  验:15301
发表于 2007-12-16 22:13:01 9楼
对 8楼 biaoli 说:
=========================

SONY的机器拍出来的片子直接送冲印店的冲印效果要好于其它品牌的机器,这是大家都共认的,我个人倾向于H7,这两款机器的价格相差不大,再说H7的广角比Z812大5MM,更实用些!

51wxb

51wxb


精华

帖子

等  级:Lv.1
经  验:61
发表于 2007-12-17 21:52:31 10楼
顶一下. . . . . . 好的音乐
高级模式
星空(中国)精选大家都在看24小时热帖7天热帖大家都在问最新回答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

快捷回复 APP下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