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09-10 23:55:21 41楼 | |
摄影知识灌水: 在我们进行风光摄影创作时,面对一处景物,则应找出其最不同于其他地方景色的特点进行拍摄,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
发表于 2013-09-14 11:25:24 42楼 | |
数码相机的分类
数码相机有很多种分类。旅游摄影第一考虑是轻装前进,所以我们以体积和重量为标准把数码相机分为两类:小型和大型。
表2-2
小型(DC) 大型(DSLR)
 1,体积和重量 小/轻 大/重
 2,镜头是否可更换 No Yes
 3,能否手动曝光 Yes/No Yes
 4,高ISO图像质量 差 好
 5,感光芯片尺寸 小 大
 6,操作的安静性 安静 吵闹
 7,能否摄像 Yes Yes/No |
|
发表于 2013-09-14 19:49:43 4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3-09-19 00:20:48 44楼 | |
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毫米(mm)。对全幅135数码单反来说,50mm镜头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标头严格的定义: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单张135底片对角线长度为43mm,我们把焦距40-60mm的都称为标头。请注意:一个镜头是不是标头不是看焦距而是看视角,视角45度左右就是标准镜头。对120相机来说80-110mm焦距的镜头才是标头。对Nikon D5000等非全幅数码单反, 35mm才是标头。 |
|
发表于 2013-09-27 23:21:26 45楼 | |
曝光和测光是一对双胞胎,不测定光照强度正确曝光就无从谈起。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内置测光表,它能测量光线的强度,自动给出正确曝光的光圈和快门。数码相机里都有一个光敏电阻(光照不同时电阻不同),相机内根据电阻的变化就能确定光线强度,进而确定曝光值。
测光模式主要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区域(平均)测光三种。点测光只测取景框内中央小点的光线强度。区域(平均)测光则把取景框分为很多小块,分别对每块测光再加权平均得到光照强度。中央重点测光只把取景框分为中央圆圈和四周两块分别测光。大多数情况下用区域平均测光即可,在明暗反差很大时多采用点测光。 |
|
发表于 2013-10-06 22:20:39 46楼 | |
只有少数全幅数码单反CCD才与原35mm胶片一样大(36x24毫米),大部分数码相机CCD面积都比35mm胶片小,由此产生了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概念。Nikon非全幅DSLR的焦距转换系数为1.5,也就是说原来135相机的50mm标头变成了75mm,200mm的变成300mm,以此类推。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135相机和35mm胶卷的世界,往往把50mm焦距,标准镜头以及45度视角三者等同起来。进入数码时代以来,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若焦距不变,CCD面积变小,镜头的视角也会变小。镜头的视角是由镜头焦距和胶卷(CCD)尺寸联合决定的 |
|
发表于 2013-10-07 18:15:37 4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3-10-08 16:14:02 4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3-10-10 21:38:23 49楼 | |
灌水: 对于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局部风景来说,拍摄者则应根据情况来选择镜头和相机。一般的,如果非常喜欢拍摄象图屋檐、墙基之类的局部风光图片,拍摄者可以尽量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以便于在拍摄时轻松的拉近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并获得将景物放大的效果。 |
|
发表于 2013-10-11 17:44:17 50楼 | |
假如焦距不变,CCD越小,视角越小。如Nikon D90相机CCD对角线长约为33mm(原35mm胶片的2/3),焦距33mm的镜头其视角为45度(也就是说,33mm镜头的成像因为CCD变小而与原来50mm标头的成像一致)。我们就把50/33=1.5称为镜头的焦距转换系数,计算公式为135胶片与DSLR的CCD对角线长度之比。
不同数码单反CCD大小不一,焦距转换系数也不同。CCD越小,焦距转换系数越大。SONY,Nikon和Pentax转换系数多为1.5。 Canon多为1.6,奥林巴斯Olympus和松下Panasonic等4/3系统的转换系数为2。
进入数码时代以来, CCD从24x36mm到1/2.5英寸甚至更小,有多个不同规格,光看镜头焦距不知CCD大小,我们无法得知视角范围。为了让大家回到那难忘的看焦距知视角的35mm胶卷时代,数码相机在实际焦距后面都注明“相当于135相机xx-xxx焦距”。 |
|
发表于 2013-10-12 22:27:46 51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