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10 20:27:05 楼主 | |
mg2012 把此贴设为精华,内容详尽
一、前言 本人曾经说过要把书房打造成一个网吧,之前已成功打造两台机器,近期第三台机器终于完工,这也预示着本人的书房·网吧计划彻底完工,下面先看成品图。 接着再看看第三台主机,今天我们分享的就是这台主机的打造过程及体验。 二、配机思路及配件介绍 这次配机,使用了红蓝配,也就是A卡配IU,为什么这么配呢?一来手头有现成的IU(i5 8400和i7 9700K);二来由于AU的强势崛起,导致I板,尤其是Z390价格大幅度下降,这使得I平台整机价格更为合理;三是同性能下,A卡价格更平实,性价比更高。这样一来,A卡配IU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配机思路。 由于之前的ITX机用9700K散热略显捉急,所以此次装机将i7 9700K“挪用”了过来,至于原来的ITX机,则换上了发热量较低的i5 8400。 除了CPU,其他配件基本为全新采购,全家福如下: “挪用”过来的i7 9700K,性能依然不落伍,不过发热量也不俗。 近期由于AMD的强势崛起,许多Z390价格下降,其中微星 MAG Z390 TOMAHAWK只有千元出头,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产品。 微星 MAG Z390 TOMAHAWK外包装采用银灰色配色,简洁而又不失科技感。 另一面则是主板的各种黑科技技术。 主板的附件较为丰富,除了基本的质保卡、说明书、驱动盘、数据线、M.2螺丝外,还附赠了RGB线、MSI龙盾贴纸等。 主板正面照,该主板采用黑色PCB,配以厚重电竞散热片,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大规模电竞散热片可保证CPU供电模块在低温下运行。 扒掉散热片看看,可以看出主板采用8+4pin 供电接口。 CPU采用9相供电,再辅以CORE BOOST核心引擎技术,超频性更强,就算搭配8核心的9700K、9900K,也不在话下。 主板采用4条DDR4内存插槽,DDR4 BOOST技术加上线路布局的优化,内存兼容性和稳定性更强。 PCH散热片特写。 主板板载6个原生SATA6Gbps接口。 主板的扩展性也是很不错的,提供了3条PCIe X16接口,其中第1条采用金属装甲加固处理;主板还提供了2个高速M.2接口,其中第2条配备了冰霜铠甲散热片,保护M.2 SSD的安全,避免因高温而降速。 主板对RGB的支持也是非常不错的,板载了2个12V RGB插针(另1个在右上角)和1个5V RGB插针,并且都支持MSI的MYSTIC LIGHT EXTENSION软件控制,可实现1677万色彩和17种灯效,玩法十分丰富,个性化十足。 主板预装了I/O挡板,不仅保护了I/O接口,而且简化了装机过程,使装机更加容易。 主板的背面一袭黑色,做工规范整洁。 内存采用十铨 火神 DDR4 3000 8GB X2,选用该内存主要考虑其价格较为平民,性价比较高。 内存采用塑封包装,简洁朴素,同时节约了成本。 另一侧。 内存附件只有贴纸和说明书,简单实用。 内存采用热血红色金属马甲,充满了电竞范,简约却不失简单,低调又不失霸气。 该内存虽然价格平实,但依然支持终身保固服务,售后政策还是十分给力的。 内存采用0.8mm铝合金一体冲压成型的散热片,不仅导热效率高,而且还为颗粒提供了装甲保护。 “T·FORCE”LOGO特写。 马甲的高度并不高,可兼容各种高塔散热器。 显卡采用讯景 RX 5700 XT 8GB 海外三风扇版,该显卡算是非公版RX 5700 XT中频率较高的,而且散热器规模大大加强,散热效能有所保障。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显卡的价格居然和其他版本的持平,那只能果断选它了。 显卡的外包装走的是简约低调路线,看上去沉稳大气,一目了然。 背部则是显卡的一些技术特性。 显卡附件一览。 显卡采用静音三风扇设计,2把9cm+1把10cm风扇,并且支持智能启停技术,即风扇低负载时停转,轻负载时低转速,满载时才会全速散热,所以在日常使用中,静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显卡采用高品质金属背板,不仅保护了显卡背部的电子元件,而且也能辅助显卡背部散热。 由于显卡的散热规模较大,占用了三槽厚度,所以大家在使用ITX等mini型机箱时要提前做好功课,保证兼容性。 显卡的肩部,看不到任何光污染原件,只看到厚实的散热片。 显卡采用双BIOS设计,出厂默认就处在高性能模式,所以显卡采用8+8pin供电设计,保证GPU核心高频率稳定运行。 这里的镂空式栅栏是本人最喜欢的部分,看着很有质感,也很有档次。 显卡采用3个DP和1个HDMI接口,支持多屏输出显示。 简单拆解下。 先看显卡的PCB,还是挺长的,做工也比较扎实。 核心和显存照,显卡的GPU采用Navi 10核心,周围排列了8颗星空体育平台GDDR6显存。 显卡使用7相供电,采用高导通、低阻抗的Dr.MOS,辅以大量固态电容,整体供电还是很扎实的。 显卡的输出滤波部分也十分扎实,接口处都进行了金属屏蔽处理。 显卡的散热可以用豪华来形容,4根6mm高效率热管+纯铜散热底座+大规模散热鳍片,保证了显卡的散热效力能。 机箱采用乔思伯 UMX4 RGB光效版,当年非常心水UMX4的造型,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机箱的外包装采用朴素的牛皮纸色,既简约大气,又绿色环保。 背面是机箱的结构解析图。 机箱采用全铝外壳+双钢化玻璃侧透设计,有一种极致简约的美感。 前置接口特写。 另一侧也是钢化玻璃侧透。 顶部的防尘网。 拆下侧板,看看机箱内部。 RGB版相较普通版多了3把RGB风扇,另外LOGO处会发光,至于其他地方,则变化不大。 机箱的背部,对背线支持还是不错的。 买机箱时顺便买了一个乔思伯 LB-3 RGB LED发光灯条。 灯条采用磁吸式设计,支持主板软件和手动双模式控色,可玩性较强。 用惯了240、360水冷,这次为了性价比,试试百元级风冷吧。 散热器选择了乔思伯 CR-1000GT升级版,该散热器支持5V ARGB神光同步,自带RGB控制器,支持Intel/AMD双平台,而且100出头就能买到,这样的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散热器的外包装依然是牛皮纸环保风格,右上角的贴纸则显示出该散热器支持5V ARGB技术。 背面是散热器的技术规格。 散热器为塔式,自带一把12cm PWM风扇,并且支持ARGB神光同步技术。 散热器采用4热管+大面积铝鳍片设计,热管和鳍片间采用穿fin工艺,鳍片之间采用折fin工艺处理。 散热器的顶盖也是支持RGB灯效的,不仅支持ARGB神光同步技术,而且还支持1600万色光效。 散热器的底座采用热管直触工艺,对于热管直触工艺,各路大神褒贬不一,不过个人认为无论什么工艺,效能好就是好工艺,所以后面我们会通过烤机测试来检验其效能。 三、装机及灯光秀 省去装机和理线过程,最终效果如下。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你机箱散热器选择了支持RGB的,内存和显卡却选择了不支持RGB的? 这是因为机箱和散热器的RGB很容易就能关掉,如果某一天看腻了,直接拔掉RGB线即可关掉光污染,而内存和显卡的RGB是很难关掉的(有些显卡和内存的灯效不受主板RGB软件控制),所以我这里直接选择了不带光版本,一套设备,两手准备。 竖起来看看。 背线一览,个人建议大家使用模组线,不然太粗的电源线不好理线。 盖好侧板。 换另一侧看看。 再来个桌面定妆照。 下面开启一波光污染,尽管内存和显卡不支持光污染,但丝毫不影响整体灯效。 散热器顶盖的灯效特写。 散热器风扇灯效特写。 机箱的LOGO灯效特写。 四、性能、温度、功耗测试 先进行CPU内存性能测试。 系统信息。 CPU-Z自带测试,i7 9700K搭配Z390成绩比之前搭配Z170要高不少,看来还是Z390才能发挥出i7 9700K的真正实力。 Super π也快了不少。 国际象棋测试,26927。 CINEBENCHR15、R20二连测试。 AIDA64内存、缓存带宽测试。 图形及游戏性能测试。 先看看3DMARK Fire Strike测试,轻松突破2万分。 3DMARK Time Spy测试,也接近1万分了。 鉴于测试的游戏项目较多,导致文章篇幅过长,所以为了不让大家看得枯燥,这里直接上汇总表吧。 可以看出,9700K+Z390+RX 5700XT的AI搭配效果也是十分不错的,在1920X1080分辨率+高特效下,大多数测试项目都达到了非常流畅(适合60Hz刷新率的显示器),少部分测试项目达到了极致流畅(适合144刷新率显示器); 在2560X1440分辨率+高特效下,依然能够在大多数游戏项目中达到十分流畅的水平;甚至到了3840X2160分辨率+高特效下,还有少量游戏项目能够达到十分流畅的水平。 CPU温度测试(室温24.5℃),AIDA64烤机稳定后,CPU核心温度才70度出头,考虑到散热器用的只是一个百元级的四热管,能有这样的表现也算是不错了。 显卡烤机,Furmark烤机5分钟后,能够将显卡的核心温度稳定在72℃,显卡大规模的散热器功不可没。 功耗测试,三项功耗都不算高。 五、总结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这次装机,走的是高性价比兼灯光秀路线,并且采用了A卡+IU的老冤家组合,不过实际测试表明,只要配件性能足够强大,不管是A还是I,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下面再总结几句吧! 1.CPU主板方面,虽然魔改大法能让Z170等老主板发挥余热,但搭配i7 9700K、i9 9900K等高端U会有一定程度的性能损失,介意这一点的,请果断上Z390吧,尤其近期微星 MAG Z390 TOMAHAWK的价格如此平实,是入手的好时机。 2.内存方面,近期内存价格终于回归理性,这次为了追求性价比,选择了无光污染的十铨 火神 DDR4 3000 8GB X2。如果大家有强迫症,非要一整套都有光污染,那就加钱上RGB条子吧。 3.SSD方面,价格也很平民了,大家根据自己的钱包和喜好选择,只要不选杂牌和山寨就好。 4.显卡方面,A家虽然没有RTX 2080Ti级别的旗舰卡,但RX 5700XT携7nm制程和众多新技术而来,亮点颇多,再加上能耗比较高,也很有可玩性。XFX这张显卡在公版的基础上,调高了频率,加强了散热,但价格并未上涨,还是值得入手的。 5.散热方面,以往百元级散热被反人类400霸占,此次乔思伯推出了带RGB的CR-1000GT升级版,价格只高了一点点,再加上其性能不俗,压制8核心的i7 9700K毫无压力,无疑在百元级别给玩家增加了一个新的好选择。 6.机箱方面,选择乔思伯UMX4主要是看上它的外观,而且通过CPU、GPU烤机测试表明,其散热效能也是很不错的。 7.电源方面,这次装机从床底捞了一个XFX XTi850钛金电源,并不具有代表性。真要装机的朋友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根据本人的经验,这套配置有个550W其实就足够了。 本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收藏、打赏支持,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分:+Z金豆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9-11-10 20:53:21 1楼 | |
鲁大师跑37万-39万之间吧??? |
|
个性签名:公岁
|
发表于 2019-11-10 21:43:14 2楼 | |
萝莉安娜 发表于 2019-11-10 20:53:21 鲁大师跑37万-39万之间吧??? |
|
发表于 2019-11-10 22:07:49 3楼 | |
硬件宅机第 发表于 2019-11-10 21:43:14 没跑过,但我感觉不止这个分数 ![]() |
|
个性签名:公岁
|
发表于 2019-11-10 22:26:50 4楼 | |
萝莉安娜 发表于 2019-11-10 22:07:49 你跑一下嘛,发上来看看。 |
|
发表于 2019-11-11 08:14:10 5楼 | |
![]() ![]() |
|
个性签名:好奇害死猫哈哈哈......
|
发表于 2019-11-11 10:07:23 6楼 | |
家里有矿系列 |
|
发表于 2019-11-11 10:48:05 7楼 | |
波波波妞妞 发表于 2019-11-11 10:07:23 家里有矿系列 |
|
发表于 2019-11-11 11:51:36 8楼 | |
有钱人。。 | |
发表于 2019-11-11 12:04:15 9楼 | |
看看!!~顶一下!! |
|
发表于 2019-11-11 19:15:18 10楼 | |
一个人就用三台电脑,爽的 |
|
个性签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发表于 2019-11-11 19:32:33 11楼 | |
只拿最差的给你们看。![]() |
|
个性签名:公岁
|
发表于 2019-11-12 08:16:12 12楼 | |
书房网吧,厉害 |
|
发表于 2019-11-13 08:08:43 13楼 | |
你这不叫书房,书房是看书的,你这叫电脑房。 |
|
发表于 2019-11-13 09:49:40 14楼 | |
三哥出品,必定精品 |
|
发表于 2019-11-13 16:40:54 15楼 | |
qjx_110 发表于 2019-11-13 08:08:43 你这不叫书房,书房是看书的,你这叫电脑房。 |
|
发表于 2019-11-13 16:41:08 16楼 | |
mg2012 发表于 2019-11-13 09:49:40 三哥出品,必定精品 |
|
发表于 2019-11-13 21:10:59 17楼 | |
这种鼠标垫说明不怎么玩游戏,浪费这些硬件性能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